时间:2022-12-05 06:36: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子与贫儿》小学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子与贫儿》小学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子与贫儿》小学读后感范文

《王子与贫儿》小学读后感范文1

  最近,我读了《王子与贫儿》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小汤姆·康第非常渴望见到国王,在一次乞讨中,他无意中走到了王宫门口,门卫不让他进去,王子爱德华六世却阻止他们,让小汤姆进到了王宫里。在王子的房间里,小汤姆讲了很多他在垃圾大园里和小伙伴们有趣的事,爱德华王子听得津津有味,并提议换衣服,正好小汤姆也想享受一下王宫的生活。他们俩换完衣服站在镜子前,惊讶的发现两个人长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从此,爱德华在外面流浪,他受尽了小汤姆爸爸的拳打脚踢,也在被抓进的牢中看到的一些残酷的刑罚,他下决心,当他成为国王后,一定要废除这些刑罚,并要爱护自己的子民!

  之后,在一次参加加冕大典时,因为在台下大声说自己才是真国王,差点就被抓走,小汤姆赶忙前来解释,把这件事的因果一一说给人们听。人们听后惊呆了!自己眼前穿的破破烂烂的小流浪汉居然是爱德华六世。

  读完《王子与贫儿》后,我若有所思。从中我知道了丑恶善美,娇生惯养的爱德华居然可以承受这么多的痛苦!从小生活在垃圾大园的汤姆·康第居然还可以整治起一个国家。

  爱德华说过:“你知道什么是痛苦和压迫?我和我的`人民知道,而不是你。”在那些严酷的年代,爱德华六世、汤姆·康第的统治特别仁慈。现在让我们记住爱德华六世、汤姆·康第的值得赞赏的一点吧!

《王子与贫儿》小学读后感范文2

  这篇小说是以19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述一个贫苦儿童汤姆和一个富贵王子爱德华交换社会地位的童话式故事。贫儿汤姆从小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幻想着自己能有一天当上富贵的王子,而爱德华因厌倦死板、空虚的宫廷生活,也幻想着能到民间尝尝作贫儿的滋味。于是有一天,他们交换了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透过这个童话情节,小说首先用鲜明的比较手法,展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极端艰难困苦和统治阶级生活的极端豪华奢侈。在此同时,小说还鲜明地证明了人生生来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环境决定人物性格的唯物主义观念。汤姆并非天生就只能当贫儿,爱德华也不是生来就只能当王子,全部的不同只在服饰和地位。爱德华就曾跟汤姆说:“要是我们光着身子走出去,谁也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的确,当贫儿穿上王子衣服时,大家都把他当成王子;而爱德华穿上贫儿衣服后,大家便认定他是贫儿,那里既没有什么“天生富贵”,也没有什么“天赋王权”,问题的关键只在穿什么服饰和处在什么地位。不仅仅如此,汤姆在穿上王子衣服,被人推上王位后,便立即颁发仁慈的法律,释放无罪的囚犯,否定封建法律的荒谬,指责宗教裁判所的草菅人命,成了被万民拥戴的开明君主。

  而爱德华在穿上贫儿衣服后,也能在重新当上国王时废止酷刑,昭雪冤狱,颁布新法,以改善人民的'处境。这是他俩突然心血来潮或良心复苏吗?不,这是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客观影响,是健康、朴素的人民生活对人的改造作用。汤姆从人民中来,健康、朴素的人民生活使他从小就具有善良、正直的品质和同情苦难、嫉恶如仇的性格。而爱德华从王宫走到人民中去以后,受人民生活的影响,也逐渐具有了跟统治者截然不同的品质和性格。最后还有一点,小说虽然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但读者从小说所描述的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很自然会联想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从小说所描述的统治者的为所欲为,很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美国资产阶级政府的专横欺诈;从汤姆和爱德华交换身份后的思想言行,也很自然会联想到深刻的种族歧视。因此,小说虽然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但其批评的矛头是指向19世纪的美国。误会和交换身份,就是这一部童话的主要情节,而这看似俗套的设置,却在马克吐温笔下显出了隐含的光辉。这篇读后感,语言质朴平实,从手法、思想和社会背景三方面阐述了作者意图,笔风简洁,眼光犀利。

【《王子与贫儿》小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王子与贫儿》的读后感04-06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04-02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精选04-05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04-04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10-11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01-27

王子与贫儿读书心得04-12

王子与贫儿读书心得08-21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