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的经典名句

时间:2022-12-09 11:20:12 经典名句 我要投稿

《史记选读》的经典名句

  太史公自序

《史记选读》的经典名句

  P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P6:《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P7: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高祖本纪

  P44: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P49: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P49: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将军列传

  P5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P5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

  P56:《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P5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项羽本纪

  P8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P8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乌江亭》)

  P8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

  P8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本单元的主题是“《史记》中那些义薄云天的人物”·单元设计

  本单元的主题是“《史记》中那些义薄云天的人物”

  在“世之论人者徒执成败之迹”时,史记却使“中国作品中有了结了晶的人性”(歌德)司马迁以深沉的笔墨热情洋溢地歌颂古人在生死面前高举“义”的旗帜,用肝胆谱写生命的高贵,震撼着人类的灵魂研究这些人物,将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多元化的解读,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取向,有利于形成21世纪技能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本单元是高二选修课《史记》中的一个单元,有两篇必读文本《赵氏孤儿》、《信陵君窃符救赵》和两篇自读文本《管鲍之交》、《鲁仲连义不帝秦》

  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学习活动用7学时完成6人组成一个小组

  第一,开展头脑风暴制定学习目标用 3课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头脑风暴,熟悉人物的性格品格活动涉及的问题指向核心主题—— 如何看待《史记》中“义”的精神

  第二,情景模拟再现:以“深山藏孤”或“盗虎符”为主题,通过大胆想象,链接影视剧相关情节,借助随笔、幻灯片、演讲、课本剧、博客等, 帮助指导学生形成个性的观点

  第三,小组讨论:改编的戏剧赵氏孤儿,是中国最早流传到欧洲的戏曲作品欧洲版本很多,其中就有德国大诗人歌德、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的改编本我国近几年改编成电视剧赵氏孤儿的故事为什么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请比较阅读能搜集到的不同版本故事,然后组内讨论,从“义’的角度谈谈你们的看法各小组交流汇总,填写汇总总结表,然后通过qq群、博客的形式进行发布自评与互评同时进行

  第四,综合展现学习成果 整合第二、第三相关资料,反思后,撰写一篇“《史记》人物“’义”的精神探究”主题文章,然后用博客或制作网站展示学习成果组长评价、组内成员互评教师通过qq群、博客、汇总表跟踪学生的学习,最后用评价量规评价学生的成果

  为有效地完成单元学习任务,顺利达目标考虑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的评价策略:

  在单元实施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已经了解的《史记》人物及司马迁生平,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进行检查性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的方式此阶段运用讨论、师生讨论会、检查表进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讨论评价,检验学生对《史记》中义薄云天人物生平及性格分析研讨的自主、合作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评价,检验信息资料的运用能力;运用汇总表和师生讨论会进行评价,进行全过程的学习帮助、激励、管理;运用量规进行形成性评价,检验小组合作的充分性

  在成果展示阶段,对学生博客展示的司马迁义薄云天人物研究论文进行终结性评价,可运用博客评价量规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

  苏教版高二选修《史记》中的相关名句

  《史记》有关名句填写

  1.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P20 )

  2.大风起西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P49)

  3.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物所以取天下也。(P49)

  4.《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P56)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57)

  6.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P63)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63)

  8.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P66)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先往下进行了。”】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P67)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P69)

  1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P71)

  1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P72)

  13.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P74)

  14.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P74)

  1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柰如何?(P81)

  16.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P91)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P103)

  1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业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21. 如今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史记》成语积累

  【安堵如故】拼音:āndǔrúgù解释: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约法三章】约:商议确定;法: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战或研究战略战术。现引申为筹划指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建:倾倒,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 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一狐之腋】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史记 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 为现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一言半语】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修身洁行】解释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九牛一毛】人们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数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报任安书》。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董狐笔】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在史策上直书晋卿赵盾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出自《赵世家》。

  【笔削】bǐxuē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后用 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霸陵呵夜】“霸陵呵夜”原指遭酒醉之霸陵尉呵斥。后喻失势者遭人欺凌或侵辱;亦以抒写失势后郁闷之情。典出《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列传》

  【鲍子知我】《史记管晏列传》:“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 秋笔法”。

  【拔山扛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不胜杯杓】杯杓bēisháo:杯,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才气过人】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冲冠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锦衣行昼】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面楚歌】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羞见故乡人。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作壁上观】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意见或态度。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穰穰满家】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苏教版选修)

  王伯心 jgcjzx888@tom.com

  报任安书

  [赏析要点]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4.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文言词语的意义。

  2.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曲折丰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

  3.课文篇幅较长,文章内容涉及的作者家世、古代刑罚、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件,以及至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名传千古的事例等,学生不太熟悉;且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与学生距离太远,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对司马迁在文中表达的丰富情感、深刻的感受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

  [教学设想]

  1.印发司马迁的有关资料及历代学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使学生对司马迁有感性的认识和较为完整的了解,为阅读作些铺垫。

  2.结合《太史公自序》,让学生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从而理解他受宫刑后为何依然发愤著书。

  3.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中的注释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作准备。

  4.用司马迁的精神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搜集有关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互动设计

  [精彩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

  界。

  [背景资料]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整体感知]

  1. 初步感知

  问题投放: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提示: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

  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 理清结构

  问题投放1:第2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提示: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问题投放2:第3、4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问题投放3:第5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提示: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问题投放4:本文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构模式,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提示:本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结构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

  (第1段)

  《报任安书》 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 (第2段)

  复信内容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

  (第5段)

  3. 归纳主旨

  问题投放1:阅读第2段,理清作者思路,找出作者对于生死的看法。

  提示:(1)位卑人轻,死无人惜。(2)人应死得重于泰山——“择死”对于自己无价值,所以“择生”。(3)提出不辱与受辱的不同等次——自己受的是极刑。(4)举历史上地位显赫受辱之例——自己受辱而不“死节”不足为怪。

  问题投放2:研读第3段,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对“死节”的看法和受刑后“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对“死节”的看法。

  提示: 对“死节”的看法:“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隐忍苟活”而不死节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他不赞成无意义地为名节而死。所以他不“死节”,他“择生”,因为“择生”才能“践志”。清代学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马迁“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与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密不可分。

  问题投放3:研读第4段,讨论作者列举古代一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事例,同他表达的生死观、价值观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提示:《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有的是身体残废后写的;一句话,都是遭贫困、疾病,甚至刑罚磨折的倒霉人的产物。他把《周易》打头,《诗》三百篇收梢,总结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司马迁的遭遇同先贤们有相似之处,要以他们为榜样,顽强地活,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不死节,择生,是为了完成未竟的事业。换言之,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生。

  问题投放4:研读第5段,(1)找出表明司马迁价值观的句子;(2)说出“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一句话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提示:(1)“草创未就……岂有悔哉?”他选择腐刑,隐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记》,为此他“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最后一句话传达出的信息:司马迁的选择对于自己是痛苦的,因为这种选择实在是一种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为世俗所误解,所鄙视,即便是智者,也难理解。他要顶着世俗的巨大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择生比择死更需要勇气,更是刚毅坚强的表现。读出了这些内容,我们就更能理解第6段他表达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内心所受到的折磨。

  问题投放5:根据以上分析,请你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本文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重点剖析]

  问题投放1:司马迁为什么要“隐忍苟活”,以“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决心,发愤著书?其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提示:(1)继承父志。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父亲临终授命,让他完成修史之重任,他想到死去的父亲遗命,他要立志继承父业,于是决定要忍辱负重,顶着极大的压力和痛楚来完成《史记》。

  (2)司马迁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尽管他“腐刑”后的躯体是卑微的,然而,他有伟大的思想和满腹的文才,只要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可以反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

  (3)明圣盛德。司马迁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以及前的历史作个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这是润色鸿业自觉举动。

  问题投放2: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提示:举例: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难点突破]

  问题投放1: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提示:(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问题投放2:本文语言有可特色?试论之。

  提示:本文语言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句式错落之美:句式参差,长句短句结合,整句与散句搭配,使全文呈现出一种摇曳之美。

  (2)情理交融之美:司马迁以一般人对生命的看法衬托出自己的追求。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失去了生命,梦想、成功、希望都无从谈起,司马迁也在为自己求生找出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作为一个有生命尊严的知识分子,在命运转折关头所迈出的堪称伟大悲壮的步伐,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一个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进,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

  (3)至情至性之美:当言及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4)气势磅礴之美:作者善于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信中有许多排比句,或两句、三句为一套,或五句、六句为一套,甚至竟有一连用十句的,如“太上不辱先”以下连用了十个排比句,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5)结构严密之美:全文洋洋洒洒几千字,但写得反复曲折,条理十分清楚。作者从任安来信中要他“推贤进士”的话题谈起,然后一直围绕这条中心线索加以陈述,始终不离答书的旨意,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作者历叙自己所受的耻辱之深,写出自己的必死之心,但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决心向圣者先贤学习,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这才苟活于世,根本无心“推贤进士”,最后一段,重申苦衷,收束全文,文章环环相扣,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笔精华]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赏析: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当堂反馈]

  一、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魏其(jī),大将也,衣(yī)赭(zhě)衣,关三木。

  B.暴(bào)肌肤,受榜箠(chuí),幽于圜(yuán)墙之中。

  C.何至自沉溺(nì)缧(léi)绁(xiè)之辱哉!

  D.无乃与仆(pū)私心剌(là)谬(miù)乎?

  【答案】C(A.“衣”yì;B“暴”pù;D.“仆”pú)

  2.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A.①②④⑧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⑤⑥

  【答案】D(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意气勤勤恳恳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答案】B(A.意气,古义指情谊和语气;今义指意志和气概。B.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C.下流,古时比喻处于卑贱地位;今指卑鄙龌龊。D.口语,古指说了几句话;现区别于书面语,指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4.选出加点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免除)

  B.不能与死节者比(相提并论)

  C.其次不辱理色(肌理)

  D.及在槛阱之中(监狱)

  【答案】B(A项“解脱”。C项“肌理和脸面”。D项“兽圈和陷阱”)

  5.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少卿足下

  C.仆非敢如此也 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答案】B(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人;B.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

  二、 阅读提升

  (一)、阅读文字,完成各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仆窃不逊 谦虚

  B.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放弃

  C.会遭此祸 恰逢,正好

  D.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即使

  【答案】B(散乱)

  7.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D(原句中的“为“是”介词“对”的意思。只有D项符合)

  8.对上面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面文字记叙自己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

  B.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和创作风格。

  C.此段文字中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

  D.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E.表明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之作。

  【答案】BC(文中B、C两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

  9.将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解析】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稽,考查。纪,规律。究,研究。际,关系。

  变,变化规律。通,通晓。

  【答案】(1)考查他们的成功、失败、振兴和衰败的规律。(2)想把它写成一部研究天地自然与社会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化规律,而成为一家之言的伟大作品。

  三、 语言表达

  1.提取引用法,即直接从文本中提取写作材料“为我所用”。请以“苦难”为话题,用“提取引用法”写一个片断。

  【解析】本专题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两篇课文,犹如小小的百科全书,其中隐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等名言警句;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经历,李斯、韩信、周勃等人的人生挫折,文王、仲尼、屈原、左丘明等人困境中成就伟业的事迹,都是及好的写作材料。

  【示例】苦难是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受一番风霜苦,哪得红梅扑鼻香。是的,当苦难来临时,我们需要把它们看成是正常的人生经历,看成是享受而不是痛苦,看成是挑战而不是退缩,看成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看成是奋起而不是沉沦!这样我们就会在一次次人生经历中不断散发出独特而迷人的芬芳,这芬芳就如同金子般珍贵。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个个古代先贤,面临苦难时毫不低头逃避,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人生之路上流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历史的风尘永远也遮盖不了它们!

  [简评]本段文字很恰切地“提取引用”了《报任安书》中的名言,可见,学会从课本中筛选这些写作素材,并系统地整理在读写笔记上,进而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实在是一条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最直接、最方便的捷径。

  2.剪辑重组法,即对文本中符合写作话题主旨的名言警句、典故、故事以及人物事迹,用时代的目光去审视,略加改造,稍加整理,围绕某一中心,有层次地加以组合成文的方法。请用这种方法根据要求写两段文字。

  (1)以“司马迁”为主体,描写一个情景。

  (2)整合文本材料以“生与死”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段。

  【解析】剪辑重组法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细致描写,再现典型人物当时的情景,或者根据话题的写作要求创设新的环境,让人物在这个新创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精神风格,体现作文命题的主旨。

  【示例】(1)一个冷清、幽深的囚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却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人耻辱的刑罚。

  [简评]本段对司马迁的遭遇,通过超越时空的想象把石历史中仅寥寥几笔的简单记载,加以扩充,有景物描写,有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能逼真地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使人物活灵活现。这种类型的作文尤其要注意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上显示自己的写作功力,展示文学才情。

  【示例】(2)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是一朝为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仅如此。他要完成千古史记,中国的第一部非官方记载的历史文学。……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司马迁选择“受刑”弃政从文。正是这毅然之举使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站立出来,超越了所谓君主,将他的事业和人生寄托,从当朝君主的体系中分离了出去,此可谓: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

  [简评]本段文字整合、概括了司马迁的遭遇,表明了司马迁为了完成历史巨著《史记》毅然选择了生,他的这种精神同样深受人民传颂。整段文字夹叙夹议,表达简洁有力。

  3.有些材料,只要变换角度审视,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请根据《报任安书》中的文段变换角度立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解析】这个事例,人们引用大多用来说明“逆境成才”。其实这段材料还可另立许多新意来。

  【示例】(1)以“意念”“信心”立意:“这些人,用他们的意念和信心,重塑了崭新的灵魂。”

  (2)以“沉稳从难而来”立意:“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

  (3)以“选择”立意:“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

  (4)以抗争世之不公立意、以表达对真理的膜拜立意、以对文明的追求立意,等等。

  [简评]尽力挖掘教材这个素材宝藏,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写作资源,从写作的角度进入课文,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研读课文,在研读中认真思考作文的章法,在作文时思悟挖掘课文的写作素材,实现读写一体,不仅能充实读写内容,还能极大地激发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为创新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确是一条提高综合写作能力的可行之路。

  苏教版必修五、《史记》重点文言词语集锦

  必修五、《史记》重点文言词语集锦

  必修五:

  一、《陈情表》

  1、终鲜兄弟

  2、刘夙婴疾病/夙遭闵凶

  3、逮奉圣朝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寻蒙国恩

  6、除臣冼马

  7、臣具以表闻/不为具食《淮阴侯列传》/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8、日薄西山

  9、更相为命

  10、庶刘侥幸,保存余年

  二、《项脊轩志》

  1、迨诸父异爨

  2、殆有神护者

  3、令人长号不自禁

  三、《报任安书》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若望仆不相师

  3、特以为智穷罪极

  4、用之所趋异也

  5、曷足贵乎

  6、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士大夫者

  7、勇者不必死节

  8、恨私心有所不尽

  9、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1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功高盖主

  1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12、大底发愤之所为作也

  13、思垂空文以自见

  14、欲以究天人之际

  15、草创未就

  16、今遭此祸,惜其不成

  四、《渔父》

  1、自令放为

  2、遂去,不复与言

  五、《逍遥游》

  1、则风斯在下矣

  2、而后乃今培风

  3、控于地而已矣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乃今以久特闻

  6、众人匹之,不宜悲乎

  7、绝云气

  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9、彼且恶乎待哉

  六、《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茂林修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列坐其次

  4、向之所欣

  5、未尝不临文嗟悼

  6、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7、一死生为虚诞

  《史记》选读:

  一、《太史公自序》

  1、使复典之

  2、司马氏去周适晋/子迁适使反

  3、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4、诸侯之相王

  5、南略邛、笮、昆明

  6、不得与从事

  7、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8、道之不行

  9、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

  1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11、萧何次律令

  12、俟后世圣人君子

  二、《夏本纪》

  1、下民其忧

  2、舜举鲧子禹

  3、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4、维是勉之

  5、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

  6、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致慎财富

  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9、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10、声教讫于四海

  三、《鲁周公世家》

  1、旦为子,笃仁

  2、周公把大钺

  3、天下未集

  4、未可以戚我先王

  5、勤劳阻疾

  6、发书视之

  7、武王有瘳

  8、我乃屏璧与圭

  9、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10、乃为诗贻王

  11、人或谮周公

  12、干神命者乃旦也

  13、作其即位

  14、惟予幼人弗及知

  15、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16、臣妾逋逃/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

  四、《高祖本纪》

  1、沛公常有大度

  2、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3、酒雠数倍

  4、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5、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6、素易诸吏

  7、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8、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9、公始常欲奇此女

  10、不宜踞见长者

  11、延上坐

  1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13、乃以秦王属吏

  14、偶语者弃市

  15、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16、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17、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18、沛公然其计

  19、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20、怀王何以得主约

  21、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22、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

  23、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

  24、天下已定,人皆自宁

  25、汉王复入壁

  26、诸侯及将相想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27、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28、臣等以死守之

  29、陛下慢而侮人

  30、不能治产业

  31、游子悲故乡

  32、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33、唯陛下哀怜之

  五、《李将军列传》

  1、广家世世受射

  2、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3、如令子当高帝时

  4、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胡皆引兵而去

  7、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8、使大军伏马邑旁谷

  9、得李广必生致之

  10、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11、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12、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13、广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14、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15、韩将军徙右北平

  16、广居右北平

  17、广亦竟射杀之

  18、终不言家产事

  19、士卒不尽饮

  20、若射,见敌急,非在数步之内,度不中不发

  21、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22、乃自以精兵而走之

  23、急诣命,如书

  24、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25、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

  26、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六、《孔子世家》

  1、孔子贫且贱

  2、斥乎齐,逐乎宋、卫

  3、鲁君与之一乘车

  4、窃仁人之号

  5、聪明深察而近与死者,好议人者也

  6、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7、孔子与齐太师语乐

  8、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9、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11、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12、从者病,莫能兴

  13、小人穷斯滥矣

  14、吾道非邪

  15、君子能修其道

  16、是有国者之丑也

  17、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18、楚昭王兴师迎孔子

  19、周室微而礼乐废

  20、不容何病

  21、夏礼吾能言之

  22、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23、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24、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

  2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七、《管仲列传》

  1、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3、鲍叔遂进管仲

  4、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5、知我不遭时也

  6、与俗同好恶

  7、故论卑而易行

  8、贵轻重,慎权衡

  9、管仲因而信之

  10、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八、《屈原列传》

  1、屈平为楚怀王左徒

  2、王甚任之

  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4、争宠而心害其能

  5、屈平属草稿未定

  6、屈平不与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8、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9、离骚者,犹离忧也

  10、馋人间之

  11、盖自怨生也

  12、以刺世事

  13、明道德之广崇

  1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5、不获世之滋垢

  16、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7、奈何绝秦欢

  18、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19、冀幸君之一悟

  20、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1、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22、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

  23、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4、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25、余读《离骚》……《哀郢》,悲其志

  九、《项羽本纪》

  1、剑一人敌,不足学

  2、项梁常有栎阳逮

  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4、力能扛鼎

  5、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6、时不利兮骓不逝

  7、直夜溃围南出

  8、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9、所当者破

  10、未尝败北

  11、斩将,刈旗

  12、期山东为三处

  13、籍独不愧于心乎

  14、吾知公长者

  15、项王亦被十余创

  16、五人共会其体

  17、何兴之暴也

  18、陈涉首难

  19、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20、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十、《淮阴侯列传》

  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2、师不宿饱

  3、愿足下假臣骑兵三万人

  4、坚营勿战

  5、能千里袭我

  6、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7、信建大将之旗鼓

  8、诸将效首虏

  9、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10、今予以生地,皆走

  11、信尝过樊将军哙

  12、弟举兵吾以此助公

  13、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

  14、虽疾,强入贺

  15、臣固教之

  16、韩信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17、不务出此

  十一、《刺客列传》

  1、徙卫元君之支数于野王

  2、盖聂怒而目之

  3、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4、归而求为报秦者

  5、稍蚕食诸侯

  6、秦擅巴、汉之饶/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7、民众而士厉

  8、欲披其逆鳞哉

  9、请入图之

  10、太子丹受而舍之

  11、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12、祸必不振矣

  13、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14、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15、却行为导

  16、跪而蔽席

  17、田光乃造太子

  18、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19、田光偻行见荆卿

  20、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21、赵不能支秦

  22、窥以重利

  23、秦意不厌

  24、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25、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2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8、右手揕其匈

  29、使工以药淬之

  30、乃装为遣荆卿

  31、人不敢忤视

  3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

  33、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3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3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36、唯大王命之

  37、愿大王稍假借之

  38、秦王发图

  39、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0、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1、夏无且以药囊提荆轲也

  42、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

  43、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44、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

  45、秦王必解

  46、举座客皆惊,下与抗礼

  47、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

  48、高渐离举筑朴秦皇帝

  49、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

  《史记》选读检测练习及答案

  史记选读 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唐虞(yú) 司马卬(áng) 孙靳( jìn ) 剌谬(là miù)

  B、缧绁(léi xiè)汶水(wèn) 承敝(chéng bì) 谿谷(xī)

  C、篡弑(shì) 股肱(gǔ gōng )伏羲( xì ) 轩辕(xuān yuán)

  D、厄运(è ) 会稽(kuaì jī) 颛顼(zhuān xū)邹国( zōu)

  2、下列各句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财物 财务制度 创建 颇有创见

  B、寰球 环球飞行 出首 出手不凡

  C、事故 圆滑世故 联翩 连篇累牍

  D、公证 公正无私 意气 义气用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序:理,这里是主管的意思。

  B、?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缀集。

  C、伏羲至纯厚 至:到。

  D、史记放绝 史记放绝:史书废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故:所以。

  B、故发愤且卒 且:将要。

  C、而子迁适使反 适:正好。

  D、是余之罪也 是:正确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好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汝其念哉 ②察其所以 ③ 王卬于殷 ④建于明堂

  A、 两个“其”相同,两个“于”相同。 B、两个“其”相同,两个“于”不同。

  C、两个“其”不同,两个“于”相同。 D、两个“其”不同,两个“于”不同。

  6、选出加点字古今意义全部不同的一组( )

  ①终不得与从事 ②终于立身 ③ 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

  ④别嫌疑,明是非 ⑤万物之聚散皆在《春秋》 ⑥余所谓述故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B、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C、存亡国,继绝世。 D、立功名于天下。

  8、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0分)

  (1)则仆偿前辱之责 同 ( )

  (2)拨乱世反之正 同 ( )

  (3)泽流罔极 同 ( )

  (4)其指数千 同 ( )

  (5)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同 ( )

  (6)被箠楚受辱 同 ( )

  (7)其次剔毛发 同 ( )

  (8)见狱吏则头枪地 同 ( )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同 ( )

  (10)思垂空文以自见 同 ( )

  二、阅读

  (一)(完成9---12题)(14分)

  於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於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于是论次其文。 次:编次,整理。

  ②孔子厄陈蔡。 厄:遭受、困厄。

  ③厥有《国语》。 厥:才。

  ④欲遂其志之思也。 遂:通达、表达。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2分)

  ①乃喟然而叹曰 ②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③是余之罪也夫 ④夫《诗》《书》隐约者。

  A、 两个“而”不同,两个“夫”也不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夫”相同。

  C、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不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夫”相同。

  11、请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2、对选文内容分析好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司马迁的感叹表明,他对自己在武帝面前为李陵辩护一事深感后悔。

  B、“身毁不用”的叹息表明,司马迁在遭祸前还有著述以外的志向。

  C、昔圣贤发愤著述的故事,给了司马迁巨大的精神动力。

  D、司马迁列举古圣先贤的事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想像古圣先贤一样创造不朽业绩。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5题)(13分)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3、解释下列句子(6分)

  (1)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下列加点字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地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15、对上面的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上面文字记叙自己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

  B、介绍《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的创作风格。

  C、此段文字中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

  D、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E、表明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

  三、默写填空:(23分)

  1、太史公即 ,创作《 》开创了 体先河,是中国第一部 、 、 、 、 俱全的正史。十二本纪,记 ;三十世家,叙 ,七十列传,志 ;十表,列 ,八书综述 。全书一百三十篇共 余字。恢宏的构架奠定中国历代 学著作的基础,开后世纪传为史的先河。

  2、司马迁修史的宗旨:(用原文的话回答)

  3、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年,有能绍明世,正《 》,继《 》,本《诗》《书》《 》《 》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4、请写出司马迁的生死观的名句: 。

  四、简答题(10分)

  1、司马迁为什么要“隐忍苟活”以“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决心,发愤著书?其行为的动机是什么?(6分)

  2、文中作者一口气列出众多的历史人物,他的用意是什么?你能从中总结出规律吗?(4分)

  五、仿写(10分)

  1、模仿下面一段话中的画线句,在后面写上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衔接起来。(5分)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意识到一颗钻石敝一颗玻璃球贵重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可悲的长大了。大人和小孩最大的区别恐怕就在此吧。学会用金钱去衡量事物的那一天,内心圣洁的纯真就没有了; 。

  人应该多保留一份纯真和稚趣。

  2、根据提示,补写句子。(5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往今来,潇洒风流从来都是有志之士的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潇洒风流的内涵如何,却又往往都是时代精神的投射。

  曾几何时,当时代的列车飞驰到今天,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潇洒和风流的内涵似乎在悄然发生着巨变;有人把一掷千金、挥金如土当作潇洒;有人把 ;也有人把损公肥私、投机钻营视作潇洒; 。一言以蔽之,潇洒风流似乎已从圣洁的神坛走下而“贴近了大地和苍生”!然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潇洒。“ , , 。”是青年毛泽东的潇洒;而“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又曾是和平建设时期一个普通战士真正的潇洒。

  五、探究题(6分)

  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你认识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伏羲xī 2、D“义气用事”应为“意气用事”

  3、C“至”意为“极,程度副词”4、D是:指示代词,这。

  5、C两个“其”分别为祈使句和代词。连个于都是介词。

  6、D 第四、第五句加点词古今义同。 7、D

  8、(1) 反同返(返回)(2)反同返(恢复)(3)罔同无(无边)

  (4)指同旨(主旨)(5)拂同弼(辅助)(6)箠同棰(木杖)

  (7)剔同剃(剃光)(8)枪同抢( 撞击)(9)摩同磨(消磨,磨掉)

  (10)见同现(现露)(11)责同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二、阅读题 9、次:编次,整理。厄:遭受困厄。厥:才。遂:通达,表达。

  10、两个“而”字分别表修饰和因果关系。两个“夫”分别表感叹好发语词。

  11、(1)《诗》《书》含义隐晦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2)《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而创作的。

  12、A 13、(1)考查他们的成功、失败、振兴和衰败的规律。

  (2)想把它写成一部研究天地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化规律,而成为一家之言的伟大作品。 14、D 15、B、C

  三、默写填空 1、司马迁 司马谈 史记 纪传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记帝王朝政兴衰 叙开国承家诸侯 志历代人物事迹 列人事系年表譜 综述典章制度 52万余字 纪传体史学 2、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易传》 《春秋》 《诗》《书》《礼》《乐》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四、简答题

  1、(1)继承父志;(2)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腐刑之后身份虽然卑微,但他满腹文才,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3)学习孔子写《春秋》(4)明圣盛德。为了给西汉前的历史作个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功德。

  2、旨在表明:自己要以先贤为榜样,忍辱负重,完成《史记》。 规律: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痛苦心灵的结晶。饱经苦难折磨的作家在痛苦后重生,在烈火中涅槃。因而有了理性的思索,深沉的思考。

  五、仿写

  1、学会用利益来权衡人际关系的那一刻,无邪的稚趣也不复存在了。(“稚趣”一词必须出现) 2、追星傍款,一夜成名当作潇洒;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史记》选读模块设计

  《史记》选读模块设计《史记》在我国史学与文学中的价值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史记》纪事,其时间上起当时人视为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迄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空间包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也是司马迁意识中通贯古往今来的人类史、世界史。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如司马迁本人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能够把《史记》看成是单纯的史实记录,它在史学上、文学上以及哲学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但是,《史记》的情况同后代正史又有很大不同。《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极个别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据说武帝读《史记》后,对其中几篇感到愤怒,下令加以删削,这也是有可能的(今传《史记》中一部分是后人补缀的)。那么,司马迁究竟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写作《史记》的?这也是理解《史记》的关键之一。

  我们需要注意到,在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确立君主个人绝对权威前,君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整个贵族集团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史官不仅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有“秉笔直书”的义务和权利。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他虽然意识到在自己的时代,史官已经跌落到“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的地位,但他有意识地继承了古老的史官传统,并不想把自己的笔变成为君主唱赞歌的工具。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司马迁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他并不是完全服膺孔子的学说,对当代的儒士更鄙视有加,但他钦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士人的身份,而有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这就在精神上自居于很高的地位。扩大地说,这也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

  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在这部伟大的《史记》中,又表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多方面的独特理解。

  首先,正如上面所说,《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至于官僚阶层中种种勾心斗角、厚颜无耻的现象,更是纷呈毕现于他的尖锐的笔下。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率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种深入的反省。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于政治性人物,范围有限。《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们看到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在这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此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种认识,尤其是对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态度,在一般“官史”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项羽未尝称帝,但一段时期中实为天下之主,《史记》中便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后,是《吕太后本纪》,而没有“孝惠本纪”,因为惠帝虽有皇帝的名义,其实只是傀儡。在这里,司马迁丝毫没有孔子“正名分”的热情。《史记·太史公自序》宣称,作《史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后世。所以,他也很赞赏为了求取不凡的成就而甘受一时屈辱的人。譬如韩信不耻过胯,曾经勇冠三军的季布甘为奴隶,在司马迁看来,都是“烈丈夫”才能有的壮举。这里面,也包涵着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不死的人生体验吧。

  在《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它的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也不是狭隘单一的。甚至,前后之间不妨有些矛盾。如《伯夷叔齐列传》歌颂了二位贤君子“不食周粟”的忠节,《管仲列传》却又赞美起先帮助公子纠与齐桓公争位、失败后不肯殉节、从囚牢里出来又做了桓公重臣的管仲,说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游侠对社会统治秩序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司马迁是明白指出了的,却不妨赞扬他们重然诺轻生死的义风。甚至,《酷吏列传》激烈抨击了酷吏的残忍,《太史公自序》又说“民皆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故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这些并不是因为司马迁观念混乱,而是他看到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多视角地理解各种人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所反感的人物,也尽可能如实地描写,不简单地一笔抹杀之。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暢淋漓的风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 《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后来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史记》的风格特征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所选择的题材多是重大的。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谈到《史记》的创作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就意味着《史记》的创作,不仅仅在于记载史实,作者更想要通过展示一系列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展现和推究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人类在天地间的作用与地位、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困境。而这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鲁迅在其《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谓“无韵之《离骚》”正是就《史记》的文学成就而言的。

  应该说,《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史记》中,司马迁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强烈的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还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史记》的叙事方式,具有很明显的文学性。概括来说,《史记》的叙事艺术具有如下特点:

  一、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史记》的叙事角度,以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为主。司马迁作为事件的叙述者,几乎能够超然于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作者舒展自如地设置场景和展开叙述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当然,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历史事件的展开,素材的取舍,人物言行举止的刻画,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以选修教材中的《高祖本纪》为例,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写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有这样一句话:“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在对父亲当年的说法进行嘲弄。这句话充分暴露了刘邦灵魂深处渺小鄙陋的一面。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就是这样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

  二、在故事中展现人物形象

  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中的很多传记,是由一系列曲折动人的故事构成的。如《魏公子列传》由信陵君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在《史记》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不胜枚举。众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了《史记》文学性的基础。

  在故事的叙述中,司马迁善于通过典型的细节、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中就写了刘邦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又如《李将军列传》中,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逼近,以示壮胆。文中有以下一段描写:“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短短十六个字,字字重如千钧。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写行进,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短短十六个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生动场面,十分精妙。虽然先秦历史著作中也包含有故事成分,但同《史记》相比,不但数量少得多,也简陋得多。以后的历史著作,也不再像《史记》那样强调故事性,这是《史记》在中国众多的史籍中特别具有文学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情节富于戏剧性

  司马迁喜欢在逼真的场景、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通过传记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其个性特点。例如,教材选文《李将军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李广)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这里的人物行动、对话简直是一个很好的戏剧小品,写尽了霸陵尉酒醉之后的势利情态和李广的落魄与无奈。又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场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独幕剧。人物的出场、退场,神情、动作、对话,乃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这段故事不需要花多少力气,就可以改写成真正的戏剧作品摆到舞台上去演出。这一类戏剧性的故事,具有如下一些优点:第一,它能够逼真地再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第二,它避免了冗长松缓、平淡无味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具有高度的紧张性,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也彰显出文学所需要的张力;第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

  《史记》以“实录”著称,这是指司马迁具有严肃的史学态度,不虚饰、不隐讳。但他的笔下那些曲折动人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也不可能完全摒除作者的个人情感。为了追求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追求对于读者的感染力,作者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也必然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这是典型的文学叙述方法。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尽管如此,《史记》的叙事艺术还是很有特点,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史记》选读的教学

  一、阅读《史记》选读的目的

  《史记》作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不仅代表着中国史学的成就,而且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程,是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在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开设《〈史记〉选读》课程,对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有很大的帮助。

  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教科书编写力图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上做足文章,使学生学会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魅力与艺术魅力,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学会用清醒睿智的现代眼光去关照历史与现代生活,并最终奠定较高的文化品位基础,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能力。

  教科书编写还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在整体展示《史记》内容的基础上,选取重点章节,选取其中较为容易理解掌握的篇目内容,让学生走进这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的文化经典,领会这部追求“历史与人性”的伟大著作。南宋史学家郑樵评价《史记》曾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教科书力图展示《史记》的主要历史观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用以支撑作者观点的关键材料,进而认识《史记》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教科书编写中还非常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必修教材学习之后继续积累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更为全面地把握文言现象,进一步巩固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同时,教科书在编写中充分考虑提升高中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力图使学生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并最终逐渐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体现这一编写意图,教科书在“阅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部分非常注重积累反思与实际应用的训练。

  二、《史记》选读的架构与特点

  编写者依据“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引导学习、倡导开放”的原则设计编写了《〈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充分考虑了普通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和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愿望。

  在教材内容上,《〈史记〉选读》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较为系统地把握《史记》全书的体例和内容,除了列传,教科书对《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表”“书”均有涉及,栏目设计合理,所选资料丰富,显示了史记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同时,教科书也注重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把《史记》精华集中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

  在材料的选择上,《〈史记〉选读》注重典范性,不求面面俱到,抓住重点,把《史记》最具代表性的篇章节选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既能了解整部著作的概貌,又能学习其中最为经典和主要的内容。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史记〉选读》沿袭了苏教版必修教材的专题呈现方式,全书共有八个专题,打破《史记》原有的编排方式,其中六个专题分别从“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等方面全面呈现《史记》内容,教科书的第七、八个两个专题分别是“《史记》的影响”、“研究《史记》”,是对学习《史记》选读后的成果总结,也是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从而沟通古今激活历史,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的两个个专题,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体现了选修课程的灵活性。

  与必修教材不同的是,《〈史记〉选读》中的篇目在正文之外还有译文,还有各种点评旁注,包括古人今人和编写者自己的评注,评注涉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字表达等等,取材广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对《史记》展开较为深入的学习。

  《〈史记〉选读》每篇选文后均有“阅读与探讨”,每个专题后均有“积累与应用。“阅读与探讨”在突出《史记》的文学性的同时比较重视发掘全文的思想价值;“积累与应用”注意多方拓展,除了对本专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进一步地理解认识外,文言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工作也分散在每个专题后,这对提高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方式上,《〈史记〉选读》沿袭苏教版必修教材采用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最终改变构建了一个平台,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教学安排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史记〉选读》课程教学的总原则是:

  “文本研习”重在训练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和文言现象的积累与整理,我们的目标是,《〈史记〉选读》的教学要承担起最终基本解决学生能流畅阅读一般文言文的任务;

  “问题探讨”重在探索作者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史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感悟其价值取向,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时也能以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客观评价《史记》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活动体验”重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化学生对《史记》这部文化典籍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最终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整个课程的学时安排如下:

  专题名称 学时安排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学时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 1学时

  不虚美 不隐恶 8学时

  读其书想见其人 4学时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8学时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8学时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 2学时

  研究《史记》 2学时

  如此建议的理由是,第一专题虽是《〈史记〉选读》的导引,但《太史公自序》的文字过于艰深,可借助译文作简单处理,不要过多地在文章本身下功夫,而且我们下面还要建议把这一专题放在整个教科书教学环节的后半程来处理;第二专题是《史记》体例,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对《史记》体例的认知上,不必用太多课时;三、四、五、六专题是《〈史记〉选读》的重点所在,学习的时间理应加强;第七专题谈《史记》的影响,这需要学生课外查阅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建议的2个学时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间;第八个专题是学生在学习了《〈史记〉选读》课程后的成果展示汇报,2个学时也够了。

  在教材的教学实施流程中,我们建议教师从第三专题开始教学,教学完成三、四、五、六专题内容后,再来实施第一专题的教学并依次完成第二、七、八专题的教学。上面已经谈到,《太史公自序》文字比较艰深,尽管有译文,但由于学生实际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真正掌握难度很大,如果我们一上来就学习《太史公自序》,对学生学习《〈史记〉选读》的积极性会是个伤害。另外,我们在没有让学生接触《〈史记〉选读》生动鲜活的其他内容之前,在学生对《史记》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之前,没有必要让学生先对司马迁其人其事作过细的了解。所以尽管是《〈史记〉选读》的导引,我们还是应该把第一专题放在后面来组织实施教学。需要向老师们说明的是,一旦我们学习了三、四、五、六专题,再来学习第一专题时,要让学生重读必修教材中的《报任安书》一文,同时教师应把袁传璋的《司马迁与中华文明》(见教参)一文印发给学生,这时的学习应该从更高的高度认识司马迁,认识《史记》。当然,这样的学习一定要求学生要进行课前大量阅读。三、四、五、六专题是《〈史记〉选读》的重点,各专题的教学应紧扣专题内涵,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加详细和周密。第三专题的重点是在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时,要时刻关注《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第四专题在教学中应突出“文化”研读的色彩,重点探讨传主的人格、品质、精神、理想追求及对后世的影响。第五专题是对《史记》人物刻画艺术的学习,本专题教师在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诸多细节艺术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司马迁两种不同的刻画人物手段,一是选取某一人物生平中的一次重大事件的描写来刻画人物,一是通过人物生平全过程的交代以刻画人物,前者以《刺客列传》为代表,后者以《项羽本纪》为代表。第六专题是对《史记》叙事艺术的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史记》叙事的形式、叙事的章法、人物刻画中的叙事、叙事中的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梳理,可以在本专题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第二专题是《史记》的体例,我们虽然建议大家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老师们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一部分不是《〈史记〉选读》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了解接触一下全书的体例,有个感性的认知即可,因此如果课时紧张,也可以把本专题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第七专题是关于《史记》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这已不是《〈史记〉选读》的内容,教参上也不主张把这一部分放在课堂上学习,但是从文化论著选读的目的出发,我们还是建议教师用2个学时来组织教学,不是讲解教科书呈现的内容,而是组织学生分若干专题在课外大量查阅《史记》相关影响资料的前提下写成调研报告分别在班级交流共享。第八专题应是我们学习《〈史记〉选读》后的成果展示,它应是学生用现代眼光去关照优秀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结论,也是今天与历史的一种理性对接,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大有益处,因此我们建议用2个学时去处理。在具体处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建议教师要组织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在课外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经过合作探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学生对司马迁、对《史记》这部文化典籍的理解和认识,以论文报告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共享。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把学生最后的优秀论文结集付印。

  教师在对具体选文实施教学时,可以针对具体的选文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串讲,也可以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可以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处理某些篇目,也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学一些篇目。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我们在处理选文的过程中,都要注意遵循上文提到的一个教学总原则。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好《〈史记〉选读》的《学习与评价》,我们应该把它看成语文选修课程的配套教材,《学习与评价》对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对文言阅读延伸与拓展,都设计了较为科学的训练题目。

  四、学习建议

  《〈史记〉选读》应该是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在语文课堂上接触《史记》这部文化典籍,如何学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学习之前,每个人的心里都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史记〉选读》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有两点大家一定要清楚,一是较为系统完整地学习《〈史记〉选读》,将大大提高自身的文言阅读能力,能够很好地培养自身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这对今后的求学和工作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二是学习《〈史记〉选读》,将对自我的品格修养、道德理想、精神追求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优秀文化典籍的学习将使自己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关注社会,关注历史,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带着这样清醒的意识去学习《〈史记〉选读》,将有助于我们始终能以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去理解,去探讨,去发现。

  明白了学习《〈史记〉选读》课程的意义之后,就是技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了。

  《〈史记〉选读》首先是文言的学习,因此我们学习文言的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应在学习《〈史记〉选读》中应用。

  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我们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诵读选文,要让自己养成较好的文言语感能力。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旁批、评点、圈点勾画的好习惯,让瞬间的思想火花化成文字,以备自己课后学习和复习之用。

  与学习必修教材文言文稍不同的是,此时我们更要注意文言知识、文言现象的积累,每个专题中的“积累与应用”都有相关的文言知识点的梳理,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此为基础,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相应的文言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整理,我们应该借助《〈史记〉选读》的学习,把古代文言中的实虚词用法、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句式等相关基础知识问题基本解决,使自己今后在阅读一般文言时基本没有障碍。

  其次,学习《〈史记〉选读》更重要的还是对文化典籍的阅读,这大大有别于我们先前在必修教材中学习单篇文言的目的。既然是一部文化典籍的阅读,我们就要始终有一个整体的阅读概念和清晰的阅读目标。整体的阅读概念就是我们在学习《〈史记〉选读》课程专题的过程中,心里始终要清楚这一专题重点要我们领会《史记》哪一方面的问题,是它的叙事艺术还是它的人物刻画艺术,是它的春秋笔法还是它的人格理想,是它的体例还是它的影响等等。清晰的阅读目标就是我们要从这部文化典籍中寻求它的价值观念、品格追求、道德理想,从而形成自己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为自己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研读的目光和手段来学习《〈史记〉选读》,要始终坚持以研究和探究的态度来学习选文。我们要逐渐地学会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谈出自己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学会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要学会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里找到自己想要东西,我们要结成一个个的学习小组,我们要学会在团队中合作交流分享学习研究的成果,我们还要不断尝试着写些反思、探究、总结性的小论文等等。这对我们全面理解把握司马迁和《史记》,最大限度地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接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滋养,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最后形成健康健全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理想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目前,高中生学习文言的兴趣一般都不高,原因非常复杂,这里不一一陈述,我们强调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选择《〈史记〉选读》课程的学生都要努力让自己葆有一种学习的热情,我们应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走进司马迁,走进《史记》,走进《〈史记〉选读》,在一种浓郁的积极的学习氛围里实现我们的选修目标。最后要说的是,在传统的课程模式里我们没有这么完整地接触一部文化论著研读的学习机会,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大家就应该好好地把握住。

【《史记选读》的经典名句】相关文章:

《史记选读》中的经典名句05-09

史记经典名言名句05-11

励志名言名句大全选读05-02

2021年精选读书名言名句锦集70句03-17

《史记》经典语句摘抄04-20

《史记故事》作文06-03

史记中的经典语句05-02

史记经典句子摘抄05-05

史记故事的作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