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经典散文

时间:2018-12-04 12:15:08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鱼经典散文

  看见简书上一朋友提的话题,留下你最想吃的食物,寻找酒肉朋友,有感而发。

鱼经典散文

  我对于吃不讲究、不研究,只能说印象最深者为鱼。

  我们全家都喜欢吃鱼,即使有很长一段段时间,不得不吃一些难吃有泥气儿的死鱼、田里的鱼。一旦许久不吃,总要找机会吃回来。

  我家与鱼渊源颇深,自很小开始,家里以贩卖活鱼为生。那时身边所有的鱼贩子,每天都要由男人骑着安有筐子的摩托车,去一些乡下鱼塘、河里去淘鱼,一部分运回到市场里自家的摊位上,交给家里的女人,以作零卖;一部分喂进所租门面里砌的水泥鱼池,以作批发。

  每个鱼贩,无论严寒酷暑,几乎日日如此。我妈的皮肤病也是那时染上的,也不传染,只是天生敏感性皮肤,自那后一旦天气潮湿便会发痒难耐。

  后来餐饮业蓬勃兴起,尤其是由蓉城传过来的冷锅鱼,流行于大街小巷。而我家这样的小零摊儿,最重要的客源之一,便是这些主要以鱼为招牌的中小型餐馆, 老爸常常给他们供货,我们这边叫“交馆子”。长此以往,看到开餐馆的好处,父母也决定投身其中。

  刚开始与人合伙,后来想自己单干。老爸便四处找开餐馆的熟人,学习冷锅鱼的做法。

  那段时间,老爸常常和各餐馆老板套近乎,再混一顿冷锅鱼吃,尝尝味道,顺便研究怎么做的。

  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开在三苏祠公园里的“东坡鱼”。老爸带着我去蹭午饭,一锅鱼端上来,一股麻麻的香味立马四散开来,再看琥珀色的汤面上,除了香菜和藿香,其余满是藤椒。闻着看着,忍不住拿起筷子蠢蠢欲动起来。

  当问及这是不是真正的“东坡鱼”?那老板说:“肯定不得勒,这就是普通的藤椒冷锅鱼。东坡鱼在眉山,我还没看到哪个会整勒!”

  尽管那里味道不错,老爸却觉得不满意,主要是不合他自己的口味。

  寻了一段时间,终于寻得一家味道最受他喜欢的冷锅鱼馆,花了六千块让那里的师傅传授他方法。

  回家后教给妈妈,两人一块儿琢磨,在往后经营餐馆的日子里,逐渐做出自己的风格味道。掌握好火候,先起鱼骨再下鱼片,出锅后再烧一大勺油,抓一勺干辣椒、花椒等。油一开,再把那一勺干辣椒等放进油里,随着立刻就将油炝在鱼的汤面上,一声“哗”的巨响传到前厅,随即香味儿也飘了过来,这表示鱼要来了!

  红彤彤的汤面下,白嫩嫩的鱼肉,一口下去鲜美至极。不知前人所赞“巴渝第一味”是不是跟我家的一样。

  老爸做的鱼口味较重,偏咸偏辣。而我和我妈做的鱼偏淡、偏麻香,是我喜欢的口味。而顾客们又大都喜欢老爸做的,真是各有所爱。

  餐馆生意在迁过一次店址后,慢慢地红火起来。也因此,我们盘踞的那条街上接连不断涌现一批批跟风鱼馆,互相间竞争不断。几年的优胜劣汰下,只幸存了包含我们在内的三四家。

  但毕竟是在人流稀少的城边上,客源大多都是周围的住户,一种口味极容易吃腻的。而我家菜品单一,经营管理不求变,又是家庭式经营,比不了旁边几家的实力,生意越来越差。

  而老爸渐渐懒惰,我念书不上心,老妈因失望灰心不想理会。这些家庭矛盾等多种原因,导致餐馆越来越难以为继。

  终于在我入伍当兵期间,父母把它关门大吉了。那时而让人厌恶、时而让人喜欢、怀念的“洞源河鱼馆”,从此消失了。

  往后的日子,因家里厨房有限,父母再也没做过冷锅鱼了。

  但却不改喜欢吃鱼的本色,尤其老爸,在外和朋友喝酒,总喜欢把他们带去吃冷锅鱼。他还幻想着哪天再把鱼馆开起来呢……

  但我知道目前的他根本没有雄心大志,他只是想念那样的日子,因为有面儿,还能每天吃鱼。

【鱼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如鱼忘水经典散文

2.沉鱼经典散文随笔

3.鸟和鱼的爱情经典散文

4.鱼在波涛下微笑经典优美散文

5.鱼趣散文

6.鱼之祭散文

7.鲑鱼归鱼散文

8.飞鸟与鱼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