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老宅与报恩桥经典散文

时间:2018-12-08 16:04:54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沈家老宅与报恩桥经典散文

  沈家老宅被拆了,我们去的时候,看到的只剩下一堆残砖断瓦,还有一些没搬走的旧木头。旁边的一间煏屋和纸槽厂,也不复存在,估计也一并拆了。

沈家老宅与报恩桥经典散文

  沈家老宅在村子尽头,连着山坡竹林。平时很少有人光顾,只有上山挖笋或者砍毛竹时,才有人经过,因此这里有些寂静。

  老宅前面是一条小溪坎,上面一座石桥,有些像拱桥,又不完全像,两头有些拱的形状,中间却连了两根石条。桥身石条上写着“报恩桥”三个字,可惜字迹有些模糊,刻着的痕迹里长满了苔藓。我们弄了好长时间,好友秋风拿相机,总算拍下了迷迷糊糊的“报恩桥”三个字。说,也算不虚此行了。

  沈家老宅跟别的厅堂老屋有很大区别。它像一艘船,就像嘉兴南湖里的游船。船头朝外,船尾在后,仿佛要扬帆山外。大门在船尾处,门口就是报恩桥。船头相连处是一间纸槽厂和一间煏屋。一张张洁白纯净的竹元书纸,曾经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飘到这艏沈家不沉的船上。

  沈家三代单传,到如今这一代时,却一下发了三个儿子,并且多了一个女儿。沈家祖辈一直以纸为业,以前村后山上的竹林,许多是他家的基业。曾经有几屋纸槽厂,一间煏阁。所生产的的元书纸,扬名省内外,据说他家的元书纸,一直冠名“桃源坞”,连日本人都竖起大拇指。

  童年时,因为他家几个子孙跟我年龄相仿,便时常玩在一起。记忆中有两个老头,一个要称作“阿太”,一个要称作“老伯”(爷爷)。阿太名唤:寿生,果然像个寿星。白胡子,白头发,甚至连眉毛也似乎有些白。不过让人看了很善良的,我们很喜欢他。爷爷叫阿水,因为有些呆呆地,人们便唤他,阿水木佗。

  沈家在村里是小姓,只有两户人家。另一家搬来时间有些晚,自然跟他们没什么瓜葛。老人们说,这个寿生阿太,有些硬涨(能干,有本事)。当初来时,就一个人带着阿水一个儿子。也不知从哪来?可能身上带有一点钱。那时兵荒马乱的也没人去问他的一些情况。住下来以后,买了一块地,又置了几亩山。从此开起了纸槽厂,做起了竹浆纸。由于为人和气,经营有道,过不了几年,又置添了一些山林,生意渐渐做大。据说期间也曾被人欺负,无奈之下,花了许多白洋,去买了一个乡长当。殊不知,这却成了后来被批斗的一大罪状。

  报恩桥,据说是寿生阿太当乡长时修的。虽说有人欺负他是外来人,但村里的'人基本上对他们很客气。有些事,比如当时造沈家老宅时,村里大部分人都是主动帮忙的。由于他家有些竹林,遇上忙工时,敲白,削竹那都是要人手的。还有做纸,晒纸没有一样不需要好师傅的。所以寿生阿太为了感念乡邻,就在他家门口的溪上修了一座桥,取名报恩桥。

  寿生阿太和儿子阿水,后来经常被拉倒台上批斗。说是反动乡长,剥削山民。寿生阿太在一次被批斗时,站在台上可能时间过长,年纪也有八十多了。竟倒了下去,再也没又起来。阿水却从此,变成了一个痴呆,整天嘟哝着:我有罪。每天早晨,拿着一把扫帚,从村子的最里头(他家门口)的报恩桥开始,一边嘟哝:我有罪,一边扫路,一直扫到村口。大约过了五、六年,也离开了。幸好阿水的儿子,已娶妻生子。他们把两老人的墓,并在一块。就在老宅后面山上,对着村口。

  也是老人结德,阿水死了以后。媳妇生了三个儿子,并一个女儿。他们早已不做竹纸,都改行养殖蜜蜂。经过辛勤劳作,都富了起来。他们在山外面村里卖了地,造了小洋楼。

  后来阿水儿子也已离去。只剩下阿水儿媳,还舍不得离开。每当有人来时,就讲着她家祖上跟报恩桥的故事。

  如今,沈家老宅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长满了苍苔的石桥,孤独地横在那里。阿水媳妇已经住进儿子们家的洋楼里了。

  老屋

  每次回老家,总有好心人提醒我:你家老屋要漏塌了。我不以为然地笑笑:塌就塌了吧。虽然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有一些说不出的滋味。毕竟这老屋陪伴了我几十年,并且还是父母留传给我的。

  这次回家,又有人对我说了,于是我忍不住去看了老屋。老屋已经十分破败,潮湿的墙脚长满了青苔,还有叫不上名的杂草。屋檐下石灰粉刷的墙面,泛着黄褐色的痕迹。门上的一把锁锈迹斑驳。看着这般光景,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一击,一阵心酸涌来。不知为什么,好像突然看到离去的母亲,弓着腰,闪着泪花站在我面前。

  离开家乡十多年了,我一直很少去看老屋。倒不是我没有情感,是觉得老屋留给我的是很多苦难和辛酸。我不敢去看,甚至不敢去想。老屋里的每一块泥土,每一根屋柱,留在我心里的都是不想回忆的苦涩故事。

  许多时候,曾经在布满黑色灰尘的灶台间,烧水做饭。在堆满炉灰的灰槽里煨番薯,在灶台前的大水缸里舀水解渴。我必须在天亮前挑满大水缸里的水,必须满天早上在灶台烧火处,堆满砍得整齐的柴。老屋没有用水泥来浇地,一进屋门就是黑黑的泥地,使得整间屋子阴暗潮湿。如果遇到连续几个阴雨天,走在屋里也会打滑摔跤。

  最怕的是老屋漏雨。一到雨天,特别是晚上。如果没有防备,半夜落雨,因为人已经熟睡。漏雨会把你床上的被子漏得稀湿。由于屋顶盖得是青瓦,很容易漏雨。这时往往搞得全家一夜难眠,家人把屋里所有的锅、盆、桶拿出来接漏。父亲则叹息着说:明朝起来就上屋顶去理一下瓦。但是没有用的,每次落雨照样漏。要是碰到连续下雨,母亲总是念叨: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有一回,外公住我家。天已经下了好几天雨,老屋就跟着漏了好几天。那个晚上雨下得特大,我们把盆里、锅里、桶里的水倒了又接,接了再倒掉。母亲觉得有些对不住外公,外公却微笑着给我们讲故事,说:有一回,天没亮,一只老虎去偷牛。途中听到有人说世界上“屋漏”最可怕。老虎不知屋漏为何物?觉得别人在说可怕,那肯定是很可怕的东西。老虎在偷牛过程中失误,被牛主人套住脖子牵着走。路上碰到一猴子,说:老虎大王,你怎么被人牵着走啊?老虎说:他是“屋漏”很可怕的,惹不起的。那牛主人一听,他牵着的居然是老虎,吓得连忙爬上了一棵大树。猴子逞能想帮老虎抓人,也爬上树。怎奈那主人被吓出了尿,尿下来滴进了猴子的眼睛。猴子眼睛看不见物,掉了下来。老虎哈哈大笑说:我跟你说了,那是“屋漏”,很可怕的,你偏不信。于是就吃掉了猴子。这当然是无奈之中,外公说的一个童话,但屋漏雨真得很头疼。

  父母走了以后,老屋传给了我。我经过了翻修,屋里也浇了水泥地,屋顶瓦片底下 铺上一层油毛毡。再也不怕落雨,也不会漏雨了。但老屋依旧使我不满意。

  我听烦了走在木头楼梯上,那种咯吱咯吱的声音。也厌倦了走楼板时,整间屋子会震动的样子。心想总有一天,我会像城里人一样,把鞋脱在房门口,赤脚走进干净舒服的屋里。

  后来我离开了老家,离开了那间为我遮风挡雨的老屋。离开以后一直没进去住过,甚至很少去看它。或许是年纪渐渐有些长了,最近忽然觉得,老屋有些悲哀,而我自己真的有些无情,竟然对老屋有许多不舍起来。心里想着,要回去把老屋彻底翻修一下,一来以后老了或许可以叶落归根,再者是否可以对得起父母。

【沈家老宅与报恩桥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老宅经典散文随笔

2.家与房子经典散文

3.家经典唯美散文

4.家是什么经典散文

5.暖家经典散文阅读

6.我的家经典散文

7.家经典抒情散文

8.亭子与家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