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山水游记散文

时间:2020-11-29 12:03:21 名家散文 我要投稿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一起来看看山水游记散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

  1、《品读西湖》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西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2、《周庄,梦里水乡》

  正像我平淡的进入,徜徉其中我仍然是无限的淡漠。太阳当空,一街流淌的河水却抵御不了他的暴躁。岸边稀疏的植物,也只落下小小的树阴,挡不着行人的嘈杂。人,到处都是人。流动的人,宛如岸边的另一条河。于是,岸上流淌的河与水上流淌的河交相辉映。所不同的是,岸上流淌的河有逆流的,也有顺流的,荡起一个一个小小的漩涡,行人的浪花不断地飞溅。稍不小心,就被他们荡起的漩涡卷入其中,要么弄坏了你的皮鞋,要么弄脏了你的衣衫。在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寓所,我的脚就被人流踩疼了几次。

  外婆桥、钥池桥,富贵桥,平安桥,那么多的桥,因了那么多的名人而蜚声中外。石条,石阶,石栏,水,泛着白光,粼粼然,让你眼前的一切都因之凝滞。到处都是小桥流水,搞得我个个似曾相识,也就分不出个所以然了。尽管听导游随心所欲地侃得天花地坠。不过从张家、沈家的庭院来看,的确看到了明清遗风,倒也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从感官初步判断,还是经商的好,经商,比做管更富裕气派。因为很明显,富商沈家比官僚张家阔绰得多。看来,热也没白热,脚也没白踩。不过,终究是抵挡不了那接踵擦肩的人流,只觉得心中烦躁,难得宁静。

  3、《勒巴沟的美丽》

  漫步间,不觉来到了勒巴沟,藏语“美丽沟”,自然风光秀美而神奇,迷人。沟口是文成公主庙,溪水相伴,源远流长传千古,矗足于此,感触历史的变迁,抚摸变迁的痕迹,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无情的流水带去的唯有那最美好的回忆,留在指尖那段枯黄的印迹又在说明着什么呢?

  柳絮依旧在夕阳的残晖中随风无奈的飘呀飘,留在天空的孤寂,谁又能体会?时间的定格,眼球的回转,心灵的追寻,寻寻觅觅的寻找,蓦然回首的心酸,谁懂你的脆弱,谁懂你的心痛,谁懂你酸甜苦乐,谁懂你。

  舍己情怀心系大家,感怀历史大家心系。顺着沟内有十多处岩画,勒巴沟岩画主要以佛像、菩萨、香客、勒巴沟兽等为主。形象生动使人陶醉在这艺术的殿堂,不觉的心存感激起来,是谁在这书写了这美好的一切,或许,莫须求证。

  4、《留在仰韶大峡谷的遗憾》

  一进那明亮宽敞的邃洞,如同走到了海底的神话世界。两排淡淡泛着蓝光的顶灯,把你的视线和想象引向更为深远处,前边看不见洞口,只是直直的长,长长的远。车行5公里,洞子突然变得开阔。两边是高高的修竹野树,底下是绿盈盈的青草铺地。灯光也突然大开,如同到了地上的某一处休闲公园,让你疲惫的身心为之一爽。

  近前一看,却都是些人造的景观。大约只是为了减轻司机的视觉疲劳,就这样5公里一处,交替出现,把长长的邃洞分割成一片片风景。

  别有洞天。那一刻,我在想象着耸立在头顶的岩石、古柏、苍松;想象着那些活跃在青竹、碧草间的野羊、猿类、以及各种珍禽;它们可以安然无恙,依旧过着它们千百年来无惊无扰的生活。

  5、《水墨曲江》

  驻足池边,向南望去,但见一池春水,波光潋滟,浩渺无涯,风乍起,吹动盛唐气象。举目远眺,湖心一岛,荷叶田田,有野鸭浮游其间。沿江南行,绿柳拂堤,雕塑林立,游人如蚁,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古松桃林掩映下,入得一院落,曰“疏林人家”,有阁楼九幢,不施斗拱,灰瓦,白墙,系唐风民间建筑。名字别致,以词牌取名,依次曰: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水龙吟。

  进门,可看到凤翔的泥塑、华县的皮影、户县的农民画等陕西民俗,其中一小型博物馆内,展示有考古发掘出土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它们一一见证着曲江两千多年来的盛衰。

  跨“江滩跌水”、过“芦荡栈桥”、越“柳堤春晓”,便来到“阅江楼”。登斯楼也,春可看柳,夏可赏荷,秋夜可望月,冬日可品雪,四时景色,尽收眼底。

  6、《丽江的景》

  纳西院子里的原木,散发着淡淡的松香;天井里漏下来的疏落的阳光,干净而温暖;客栈门前的招牌,有如“顺洲府”、“月半弯”、“清逸居”、“正福草堂”等,典雅却无丝毫距离;酒吧街门前的纳西小妹和摩梭女子,大方而素美。纳西院子完全是一个小小的自然,院子里的几丛翠竹几株樱桃,屋檐下挂着的几串风干的玉米与辣椒,房间里的红木家具以及家具上的瓷器,都会让你觉得和自然是如此接近。在院子里,听得到流水的轻轻细语,闻得见风里面藏掖着的岁月的馨香。

  走进丽江古城,便走进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沉醉于丝竹,毫无利益相争,就像在院子里看天上的云,始终深蓝,没有杂质;就像离四方街不远的普贤寺寺院里的斋饭,无丝毫油腻,清淡味香。在那里,看得见家族式艺术精神的延续,一家人精心经营一门艺术,保留着丽江这个舞台上最原始的生活元素。那里有舞蹈世家,造纸世家,雕刻世家,铜匠世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门艺术的延伸,或是其中的一个分枝。

  7、《走进西塘》

  西塘人在廊下摆张小竹椅,一盘煮青豆,一壶菊花茶。盛夏就点点滴滴沁入心扉,化作波波涟漪,缕缕茶香。男人女人,坐在阴影里摇扇子。扇子的形状五花八门,羽毛扇、芭蕉扇、竹扇、绸扇……还有的,在几根竹节上绑几片花布,摇起来也一样带来风。有孤坐的,更多的是三五个人围在一起唠家常,或者聊什么逸闻旧事。老人们的身边,都搁着一个旧式的茶壶,聊一阵,端起悠悠地喝。猫或狗,或卧在树根下,或躺在主人脚旁。它们张开嘴喘气的时候,主人就端起茶壶给树根下的碗和碟里倒一点。猫或狗就直起腰过去舔干净。

  廊棚下的店家多数为客栈或者是小吃店。我喜欢的`是油炸的那种“罗记绍兴臭豆腐”,外脆内嫩,品尝起来有一种阅读美文的感觉。店主是一位老翁,模仿了旧式的翻牌吃法,把所有的小吃写在小牌上,供人们自由选择。冰镇绿豆汤、银耳羹、臭豆腐,都是纯手工制作,价格也合理。没有生意时,老头点一支烟,靠在廊亭的围栏上,廊顶上的红色灯笼,映照出他脸上的沟堑。西塘的风吹散了他吐出的烟,似乎与这位老人调着情,说着爱。缠绵悱恻,清新隽永。

  8、《纱帽山》

  纱帽山,青青的纱帽山,青的连水都被感染。很高兴有机会这么近地看你,踩着沾露的草叶和潮润的泥土,看着满山郁郁葱葱的林木,悄然开放的野花,寂然的云海在氤氲中环环抱抱,我不能不说那些有如梦幻的感觉真的很好。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无论是瞬间的发现,还是为谁的一声叹息,我都会让心海泛起涟漪。然而,我同样有些黯然,觉得惋惜,不知道是谁为你取了这样的名字——纱帽山,为什么非要用古代的乌纱?那名字显得机会主义,乌纱帽向来都是黑色,而你却是绿的,这又多么像一个巨大的讽刺!

  在名誉与地位之间,有多少人不问颜色而只要乌纱?并且格外地珍惜,似乎只要拥有就可以一切忽略不计!

  世界啊,如果我们什么都可以丢掉,心灵将可以在哪里栖息!

  9、《蒙山写意》

  极目远望,寻觅着孟良崮的影子。这是因为,对小说《红日》的膜拜。那种英雄的气概,在我童年的心灵里,有着深深的烙印。如果撇开是与非的界限,敌对双方的男子汉气节,令我扼腕长叹。是的,生当作豪杰,死亦为鬼雄。数十万中国的男子汉,在蒙山的一座山头,演绎了一场经典的战争。那样的场面,那样的壮烈,在今后的战争中无疑绝无仅有。怀着如此的念想,我为山西作家乔忠延拍了一幅照,郑重其事地说道:你身后的背景,就是孟良崮。其实,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孟良崮虽然属于蒙山的脉息,却并不在平邑境内。它属于蒙阴的管辖范围。

  乘大巴上山,可以节省体力。可是下山,我们选择了徒步。一座山,如果不用脚步丈量它,就不会用登山的感觉。山路经过了修整,铺开的石阶,在我的脚下蔓延。不用担心脚下,可以尽情地享受目光。峰回路转间的雅致,好像都是因了我的到来而设置的。突然而至的几声婉转清亮的鸟鸣,扰乱了我的思索。还不到有蝉的时候,否则,它们的啼叫,会给这座山增添一些禅意。

  10、《蒙山小调》

  漫步于枝繁叶茂、落叶松下的天下第一步游道,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忽然一阵清新的山风吹过,透着松香的味道,泥土的芬芳。我张开大嘴,大口的深呼吸,像极了初生的婴儿,依恋母亲的乳汁。

  阅读一座山,需要漫长的过程。一个下午,对于它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啊。因此,尽可能地浏览它的精华,是我唯一的抉择。在几位文友的陪同下,我一直从蒙山顶走回下榻的沂蒙人家大酒店。据我的估算,行程大约十五公里。这样的距离,对我来说不是第一次,可是,由于目光的劳累,心灵的蔓延,双腿便酸痛无力。看着身旁驶过的电瓶车,屡次动摇过下山的意志。然而,到了酒店门前,我才幡然醒悟:用脚步丈量了一座山,这是何等愉悦、何等完整的体验啊。

  11、《沂水情怀》

  山是静止的,水是灵动的,人的情绪可以随波逐流。河流,适宜于思想的驰骋,因之被思想家反复咏颂。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泰勒斯是第一个用抽象的哲学语言提出万物的根源问题,并给予解答的人。在黑格尔那里,水又具备了思想的要素。在他眼里,人的思想犹如一条河。唯有不断变化,才能跳出浪花。

  在临沂市新区,我看到了沂河。沂河在此处的宽阔,完全可以和黄河、长江比美。一座闯世界记录的橡胶拦河大坝,将沂水形成了一片浩大的湖面。正是傍晚,迷蒙的水气,将一座城市滋润得如同蒙着细纱的神秘女郎。湿润的目光,让眼前的景物具备了诗的气象。城市的噪杂和喧哗,让一条河隔断了。坝下的大人和孩子,不知在弯腰捡拾着什么。这是大海边的闲情。聚集在临沂这样拥挤的城市里,有如此的闲适,也就够了。

  行走在沂蒙湖的边缘时,晚风正在驱散白昼的炎热。沿着河水行走,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茵。文人笔下的碧水青山,天光云影,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相关文章:

1.矛盾名家散文

2.周围名家散文

3.日落名家散文

4.名家优美散文

5.名家朗诵散文

6.生日名家散文

7.赔名家散文

8.匆匆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