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灾害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12-09 17:06:30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冰雹灾害的防治措施

  冰雹是一种局部性灾害,在春冬经常发生,各地关于预防冰雹的民间谚语也是五花八门,那么我们怎么预防冰雹灾害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冰雹灾害报道,供大家参阅!

冰雹灾害的防治措施

  防治冰雹灾害的一个新方法

  进入夏季以来,不断听到冰雹灾害的报道,陕西西部、山西北部、山东等地区都出现了冰雹灾害。陕西西部的冰雹灾害导致马上要收割的麦子被打落一地,损失严重。这不得不引起我对冰雹的再思考,再认识。

  我已经在《雷阵雨的尺度问题》中描述了雷阵雨出现的一些气象条件。而冰雹作为雷阵雨的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也同样具备雷阵雨的气象条件。尤其是我们注意到冰雹的以下特点:第一,冰雹成灾都是小尺度的,俗话说“雹打一条线”,就是说的冰雹尺度,它往往沿着一条狭窄的.直线运动,所以受灾地区也往往是一条窄长条。说明什么?说明冰雹的形成条件很苛刻,它是在周围环境的烘托下形成的。什么环境能够烘托形成冰雹条件呢?山区的沟壑和山脉,一个是阴性的,一个是阳性的,它们在太空中的不同反射形成了固定的空间温度差,固定的空间温度差是形成冰雹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某个地区形成冰雹,往往这个地区经常出现冰雹。第二,我在雷阵雨的形成条件中,最后一条说“雷阵雨往往出现在天空万里无云,没有尘埃的超级洁净的天空。”而我认为超级洁净的天空是形成冰雹天气的一个必要条件。恰恰因为是超洁净天空,所以太阳的辐射基本全部穿过天空到达地面,然后在地面形成了辐射吸收,辐射吸收导致近地层气温急剧上升,但是天空的超洁净导致天空没有吸收热量,所以天空和地面温度差极大。这种巨差正是导致地面空气急剧抬升,出现克服重力做功,因而抬升了高空中本来温度就很低的空气,高空中低温气体抬升克服重力做功,温度更加低,所以地面和高空的温度差很大,这样空气中的水汽就很可能凝结为冰晶。反复上下运动,反复增大,最后形成了冰雹。

  我们知道,冰雹形成的条件必须在零下十几度以下,而在超洁净的天空中,太阳辐射很强的季节,往往会形成这种地面和高空之间的温度巨大差异(高空基本没有吸收辐射热增温的条件),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冰雹天气。所以,超洁净天空是形成冰雹的一个必要条件。如何证明这一推断的正确性呢?我们以城市为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冰雹天气都发生在山区,沙漠边缘地区,而很少发生在污染比较严重的中等和大城市。我想这就是一个证明。

  超洁净的天空中形成冰雹的理论推理见上,我认为这种推理是合理的,是应该遵守的一条规律。既然是规律,那么就能够用来指导实践(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进一步推导它的合理性)。由此我们推导出防治冰雹天气的一个新方法:破坏超洁净天空,让超洁净天空中出现吸收热辐射的物质,人为的降低地面和天空的温度差,杜绝生成冰雹的温度条件生成。

  冰雹的形成条件及其特征

  冰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冰雹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②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③要有强的风切变。④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⑤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 g/m3,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⑥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总的说来,冰雹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局地性强,每次冰雹的影响范围一般宽约几十米到数千米,长约数百米到十多千米;②历时短,一次狂风暴雨或降雹时间一般只有2~10分钟,少数在30分钟以上;③受地形影响显著,地形越复杂,冰雹越易发生;④年际变化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年份连续发生多次,有的年份发生次数很少,甚至不发生;⑤发生区域广,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大气候区内均可发生,但以温带地区发生次数居多。

  中国冰雹灾害的地理分布规律

  冰雹活动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也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也很大,而且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因此,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根据有关资料对中国冰雹灾害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有下述四方面的认识。(1)雹灾波及范围广。虽然冰雹灾害是一个小尺度的.灾害事件,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受灾的县数接近全国县数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冰雹灾害的分布相当广泛。(2)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3)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别是青藏高原以东的山前地段和农业区域,这与冰雹灾害形成的条件密切相关。(4)中国冰雹灾害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中东部多,西部少,空间分布呈现一区域、两条带、七个中心的格局(图3)。其中一区域是指包括我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是中国雹灾的多发区;两带指中国第一级阶梯外缘雹灾多发带(特别是以东地区)和第二级阶梯东缘及以东地区雹灾多发带,是中国多雹灾带;七个中心指散布在两个多雹带中的若干雹灾多发中心:东北高值区、华北高值区、鄂豫高值区、南岭高值区、川东鄂西湘西高值区、甘青东高值区、喀什阿克苏高值区。

【冰雹灾害的防治措施】相关文章:

冰雹灾害的形成与防治05-09

冰雹灾害及其防御措施05-09

冰雹灾害补救措施05-09

冰雹灾害及其防御措施05-09

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05-09

玉米冰雹灾害补救措施05-09

冰雹灾害自然灾害05-09

冰雹灾害的分布05-09

冰雹灾害的分布规律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