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

时间:2023-02-01 06:35:26 经典诗词 我要投稿

经典古诗词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古诗词

经典古诗词1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1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经典古诗词2

  [宋]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释:

  【1】柔桑:嫩桑。

  【2】芦箔:用芦苇或芦竹编的养蚕工具。

  【3】聊:暂且。

  【4】风俗:这里指年景、收成。

  【5】凶饥:凶年饥岁。这句说:(你们养蚕人)这样勤劳辛苦,为什么还闹饥荒呢?

  作品赏析:

  本诗先写桑叶采尽,蚕茧肥密,这是蚕农大获丰收的喜悦之景。这本是令人欣喜的,诗人也欲借此机会与蚕农分享收获时的快乐心情。于是他随便问了问农家的生活,结果却让世人困惑惊异:农人长年勤苦,生活却一贫如洗,如同遭遇荒年饥岁。

  诗人在作品中并未写出疑惑的.答案,但是他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心知肚明:正是统治者的残酷盘剥,让百姓愈劳愈贫,最终民不聊生。

  本诗首联“稀”字用法巧妙,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与后文“尽”、“密”、“肥”互相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颔联中“密茧肥”连用两个形容词修饰蚕茧,更突显蚕农丰收的场景,为后文的疑问埋下伏笔。后两联主要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养蚕农民的辛苦劳动、丰硕的劳动成果与他们依然像荒年一样凄苦的生活形做出鲜明对比,在如闲话家常般的语句中,在只问不答,而答案尽在问中的含蓄技巧下,体现作者对对劳动农民深深的同情、对统治阶级剥削的不满及作为封建官员的自责。

  这首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寓深刻的社会现象于朴素平实的语言中,反映作者对民生的关心之情。

  本诗印证了颜习斋对王安石的如下评论:“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经典古诗词3

  古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 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诗词,我喜欢。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唱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我喜欢。

  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我喜欢。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太过枯燥。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欢。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后,一览成功的`喜悦!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经典古诗词4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

  1、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2、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3、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象马周那样得到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韵译: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

  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

  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

  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

  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评 解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风雨,写人世的风雨,抒发了壮志难酬、一生零落的凄苦。然而,虽是自伤身世,字里行间依然透出一股郁勃不平之气。首尾两联,借用郭震和马周的典故,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渴求。境遇的凄冷与内心的热切相互交织,是这首诗的特色,也是李商隐一生命运的特点,正如崔珏《哭李商隐》其二中所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赏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颔联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末联写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

  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首、尾两联用郭元振、马周之典也流露出对初唐开明政治的嚮往和匡时济世的强烈要求。这正是一切正直的有事业心而又不遇於时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心境,故此诗具有典型性和深广的社会意义。

  人生在世,不免有许多的失意坎坷,怀才不遇,有志难成,固然是一种痛苦,但如果还有朋友了解、关怀、安慰,多少也能消减一些痛苦,至少,你知道,你并不孤单,还有朋友,愿意把他的肩膀给你依靠、歇息,直到你能自消沉中振作,为了他,你必须以振作回报。

  可是,如果连朋友都没有呢?新结交的人,在世俗功利中,那么难肝胆相照,而旧日的知已好友,又各自分散,相隔得那么远。这一种孤绝寂寞,才是人生最难受的不幸。(我是一个恋旧的人,特别在乎朋友。)

经典古诗词5

  《乌江亭》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这首诗议论精警,独具只眼。

  作品原文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作品注释

  ⑴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⑵壮士:指项羽。

  ⑶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⑷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⑸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作品译文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作品鉴赏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诗歌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首诗中,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文的革新的运动起了推动作用。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经典古诗词6

  1)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3)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4)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7) 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8)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9)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0)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1)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12)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4)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经典古诗词7

  燕歌行

  唐代·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一作:飘飘)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唐代乐府《燕歌行》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参考资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年第3版

  唐代乐府《燕歌行》注释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烟尘:代指战争。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jīng)旆(pèi)逶(wēi)迤(yí)碣(jié)石间。摐:撞击。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伐:敲击。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碣石;山名。

  校尉羽书飞瀚(hàn)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极:穷尽。凭陵:仗势侵凌。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风雨交加时冲过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半生死: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腓(一作衰):指枯萎。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边庭飘飖(yáo)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一作:飘飘)边庭飘飖: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庭,一作“风”。飘飖:随风飘荡的样子。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一夜:即整夜,彻夜。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血:一作“雪”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唐代乐府《燕歌行》赏析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经典古诗词8

  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8、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9、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10、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经典古诗词9

  [宋]戴栩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

  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

  低头繙簿书,仄足随步武。

  荒哉旧时学,千古压一缕。

  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

  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

  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

  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

  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

  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

  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

  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

  蛙鸣傥适意,贤於两部鼓。

  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

  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

  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

  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

  固知抱书癖,未肯学钱虏。

  长缨羁单于,尺纸招赞普。

  古来磊落人,过眼蚊蚋聚。

  且复对青山,天外修眉妩。

  悠然成独酌,醉语免童羖。

  是时秋冬交,寒事欲墐户。

  蛩螀夜唧唧,草木霜莽莽。

  新诗从何来,令我隘寰宇,

  飒然出世姿,一蜕尘与土。

  海风入书帏,吟和鸥鸦櫨。

  夜光惊照室,恍若珠还浦。

  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无瓦}。

  恶语未用删,意澹声节古。

  起看参斗横,的历挂枌栩。

经典古诗词10

  述怀 魏征

  中原初逐鹿,

  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

  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

  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

  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

  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

  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

  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

  功名谁复论。

  魏征诗鉴赏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征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抒情诗的`名篇。

  作于唐高祖李渊称帝初期。当时,魏征初投唐不久,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魏征便主动请缨赴华山以东地区去劝降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军旧部。临行之际,作此诗以抒怀,表达了他重意气不畏艰险,誓报知遇之恩的思想。

经典古诗词11

  古诗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翻译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解释

  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诗文赏析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平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近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经典古诗词12

  1、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2、时危见臣节,乱世识英雄。——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塞下曲》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

  6、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7、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论语十二章》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佚名《十月之交》

  10、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12、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

  1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1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1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19、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21、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2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8、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2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0、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2、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3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3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35、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闾祠》

  3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39、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4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41、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42、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佚名《车舝》

  4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4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51、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52、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5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5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6、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5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8、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59、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经典古诗词13

  古诗原文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译文翻译

  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

  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

  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

  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注释解释

  何物:什么东西;什么人。

  积帙:积聚的.书籍。

  梁梠:房屋的梁和檐。

  高斋: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英贤:指德才杰出的人。

  相许:赞许。

  蠹鱼:虫名。即蟫。又称衣鱼。蛀蚀书籍衣服。体小,有银白色细鳞,尾分二歧,形稍如鱼,故名。这里借指书籍。

  俦侣:同伴。

经典古诗词14

  古诗原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翻译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

  故乡遥远回不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

  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解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

  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

  安:怎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诗文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经典古诗词15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蒹葭》

  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念奴娇·断虹霁雨》

  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无题》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经典古诗词】相关文章:

经典的古诗词05-05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关于秋天的古诗词04-02

秋分的古诗词09-15

小暑的古诗词07-09

爱情古诗词11-16

古诗词鉴赏11-20

经典爱情古诗词11-20

经典的爱情古诗词11-13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