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诗词

时间:2022-11-10 16:08:57 古代诗词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集合15篇)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集合15篇)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日【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

  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

  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2

  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9、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1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5、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1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17、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18、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19、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2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24、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8、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9、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30、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1、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3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34、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5、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3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3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38、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40、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1、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4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4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45、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46、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9、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5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3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3,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唐)<登鹳鹊楼>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唐书画家)<劝学>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劝学篇>

  2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2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5,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6,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5

  【早晚】晨起皎月皆朦胧,烟雾缭绕思旧情。何时再握育才棒,潇潇洒洒育才郎。午中骄阳多锦绣,恰如中年有为郎。傍晚骄阳要凋零,恰如老年回头望。

  【幌子】一生有多少幌子,回头望望实可笑。脑液凋零化云烟,言语之间装正常。莫拿往昔来试探,话里行间就显现。若问余生何所为,昼夜苦思难入眠。

  【思想】人生有思就有想,亘古岁月实迷茫。群生活着为了啥,万万不可为己忙。几十光阴骤然逝,能留几君美名扬。倘若苍穹魂相遇,还有何言要妙谈。

  【生死】有生就有死,无所疑问现。医院传来婴啼声,火葬场里冒云烟。细瞄群生之小卷,万物有生就有死。定无浩淼活神仙,亦无长命在人间。苦思冥想终凋零,不如早秀有为情。

  【驼铃声】手持驼铃本无声,细阅赏之品奇情。持棒放手于窗外,随风辗转秀真情。叮叮咚咚诱人情,细细品味这一生。待到闭目陨落时,无有怨悔绕神经。

  【瞄】细瞄群生之小棒,的确值得细思量。亘古凋零诸多客,少有几君名声落。古今英魂有几个,话里行间在赞说。终究难逃凋零韵,故而生时应奋做。

  【回眸】再次回眸一瞬间,往昔凋零化云烟。脑液散去有多少,此生再难望从前。亘古史书独赏阅,难寻一位知己客。何时妙笔手中握,潇潇洒洒秀山河。

  【弹指回眸一瞬间】弹指回眸一瞬间,往昔凋零难再现。人生多少凋零客,难寻如何度余年。碌碌无为慢慢活,待到闭目哀怨多。自古未见回头客,故而生年应斟酌。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6

  一、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

  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

  白居易《长恨歌》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这首叙事体长诗《长恨歌》让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见绌。乐天居士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三千宠爱在一身”、“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很多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体会该诗的深情之处一定要全诗从头到尾阅读,尤其是结尾几句唐明皇在七夕神游月宫时与杨贵妃相会时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场面感人至深。

  四、

  李商隐《无题》

  无题(三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五、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风流不羁的柳七爷一生大半时间在烟花柳巷里倚红偎翠,有点像大观园里的贾宝玉。连沦落风尘的歌妓的心声都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而在温柔乡浅斟低唱的柳七爷也自然是个多情种子,一曲《雨霖铃》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楼舞场,凄冷秀丽的填词的诉尽了人间离愁别恨,令人感受到难分难舍的款款深情。

  六、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七、

  元好问《雁邱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

  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八、

  李清照《一剪梅》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实我最喜欢这位中国古代第一才女的《声声慢》,那词确实是绝品,只是词风因怀念故国和亡夫而太过凄怨。相对这首《一剪梅》虽也是描写相思成灾,却并不让读者感到心情灰暗,反而对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恩爱的模范夫妻报以会心一笑。也难怪,该词将在沉浸在热恋中那个小媳妇的相思心态描写得太惟妙惟肖了。

  九、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点评: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其情人崔莺莺写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十、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点评:

  这首诗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爱慕之情,全诗紧扣“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末句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因而广为流传。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7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孟郊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 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 坤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 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 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 轲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中国古代经典名言经典诗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孟郊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范晔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 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 坤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8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 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7.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③情景互生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参考答案:

  7.C “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考生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和识别能力。

  8.C 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代内容,故排除A.B;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9.B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9

  1.《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2.《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3.《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5.《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0

  第十名:《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九名:《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八名:《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七名:《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六名:《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五名:《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名:《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三名:《丑奴儿》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

  第二名:《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一名:《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1

  古人“习经”重视诗歌教学

  ——《诗经》原本是当教材来编订的

  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品种,诗歌在古代课堂占有重要地位。唐宋以前童蒙诗歌教学什么样,诗歌占多大比重,现在已很难知道,但从当时学生“必习经”来看,时人重视诗歌教学和学习不为虚言。

  古代学生习经,具体来说是学习“五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书,其中的《诗》即现在的《诗经》。

  读者应该都知道,《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后,就被上升到“经”的地位,遂有《诗经》之名。《孔子世家》中称,“古者《诗》三千余篇”,是孔子将《诗》精减到300首以方便学生阅读的。也就是说,现代人看到的《诗经》,在诞生之初就是作为教材使用的。

  古人学习《诗经》并不像现代,到了高年级才选学,低年级学生就学了,甚至把《读经》作为启蒙读物,推荐给孩子读。《后汉书·邓禹传》记载,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年十三能诵诗”。邓禹并非最厉害的,《魏书·祖莹传》记载,北魏少年天才祖莹,“八岁能诵《读》、《书》”。类似的幼年即能背《诗经》的“神童”,在史上有不少记载,说明古人早就把《诗经》当作孩子的启蒙读物了。

  至于将《诗经》中的名篇选编入童蒙教材,则是各代通行的标准。如明代教育家魏校便主张学生要学习《诗经》。其在《庄渠遗书》一书中说:“一日所读之书,皆用正书,不许私读《幼学诗》及《吏家行移》等书……只抄写风、雅、颂之诗全章,或一二章。

  而明代另一教育家吕坤,在《社学要略》一书中,则推荐了《诗经》中的《陟岵》、《伐檀》、《凯风》、《棠棣》、《相鼠》、《采苓》、《瓠叶》等22首诗歌,作为蒙学读物。

  诗歌在唐代出现自编启蒙教材

  ——《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诗歌教学普遍纳入童蒙计划的,应该在唐代。李治(高宗)当皇帝的调露二年(公元680年),主管贡举的'吏部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奏请当年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应加试杂文两首,其中就包含诗赋。从这以后,入列考试内容的诗歌,便成了唐代及以后学生更要读的科目。

  在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唐代,诗歌教材的编写开始活跃,出现新气象。除了选编传统经典诗文以外,有人开始尝试以诗歌形式重写蒙学教材,其中,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堪称最佳,在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有学者认为,《咏史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类启蒙教材。

  《咏史诗》将多达150个历史事件,以诗歌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既读了诗歌,又学了历史。如《咏史诗·沛宫》:“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到宋代,诗歌教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或许是受到《咏史诗》成功的启发,宋代出现了不少这类新创诗歌教材。传为北宋汪洙所著的《神童诗》、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教育家朱熹的《训蒙诗百首》、陈淳的《童蒙诗礼》等,都是宋代原创的课歌启蒙教材。

  其中的《神童诗》影响最大,最深远。《神童诗》里的诗句,朗朗上口,很快流传开了。如大家熟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等,皆出自《神童诗》。

  在诗歌教材选编上,宋代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如至今仍在流行的《千家诗》,据说最早便是南宋诗人刘克庄选编的,不仅选了前朝名家的优秀作品,还编入了当时诗人的佳作。如第一首即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明清写诗入门类新教材丰富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千家诗》至今不失为一本优秀的诗歌启蒙教材,为现代许多老师和学生家长所喜爱。《千家诗》的选编标准,甚至影响了现代语文课本里诗歌部分的选编标准。

  到明清时期,虽然人们对诗歌已不如唐宋人那么狂热,但对诗歌的教学并未放松,诗歌也是明清童蒙课堂的常规教学内容。明清流行的诗歌教材有《千家诗》、《神童诗》、《律诗训》等。除了使用传统教材外,明清文人也积极编写新的诗歌读物。如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沈鲤,便编有《义学诗训》,沈鲤开宗明义,称“余既为义学,仿古庠塾,乃为是编。”

  沈鲤眼光独特,其所推荐的启蒙诗歌相当适合低年龄学生,有的还被编入现代小学语文课本。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沈鲤首先选编出来的。

  清代诗歌教材更多,如张伯行的《训蒙诗选》、王锡元的《童蒙养正诗选》、刘霏的《童子吟》、归继光的《童歌养正》、李元度的《小学弦歌》,等等。而清代影响最大的普及本诗歌读本,应该是《唐诗三百首》,此书由乾隆十六年进士孙洙选编,至今仍仍受到欢迎。

  明清诗歌启蒙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声律启蒙类课本特别丰富,出现了不少新教材。《时古对类》、《千金裘》、《训蒙骈句》、《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等,都是明清学生学习写诗、创作对联的入门级优秀教材。

  其中,《声律启蒙》、《声律发蒙》和《笠翁对韵》最有代表性,使用最多,分别由清人车万育、杨林兰、李渔编著。三本教材的功能、结构都差不多,如开头——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声律发蒙》:“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

  《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需要说明的是,《声律启蒙》最早由元人祝明编写,清人的同类书,应该是在祝明版基础上“撮要”而成的。

  诗歌入选教科书古代也存分歧

  ——《蒙养礼》:“以理义之心行之便好”

  如同现代教育界对诗歌入选教科书,有不同的看法一样,在古代,对什么诗该入选,学生该学什么,应该读多少诗,也存在分歧。

  宋人欧阳守道《巽斋文集》“省题诗序”中,有这样的记述:“寿翁来访,与予纵言至省题诗,予叹此诗幼学之所从事。而书市所刊,或杂以轻薄字鄙亵语,口授之业不为删择,或反赏爱其流丽而使效习之……”

  欧阳守道为南宋后期教育家,从其所述来看,当时用于低龄幼儿教育的诗歌类读本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选编标准不统一,不少书商出于赚钱的目的,随意选编,这与今天一些书商乱编乱凑教辅教材很相似。

  古代不少童蒙都是私塾或民办学校,所用教材往往自选自编,由于老师水平不一、价值观有异,在诗歌篇目的选择和教学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如明代教育家魏校、黄佐、吕坤,三人均青睐《诗经》,教材爱从《诗经》中选择名篇。

  但在具体诗歌篇目上,三人完全选择很不一样。魏校推荐阅读整本《诗经》,而黄推荐《诗经》中的《鹿鸣》、《关雎》等12首诗歌;吕坤则推荐《步陟》、《伐檀》等22首诗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是他们在教材编写上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目的有差异。

  吕坤认为,设立歌诗课程的基本目的,是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怡养性情,以歌诗消除邪僻之心。所以他对诗歌教材的选编相当严格,要求选“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在《蒙养礼》中,吕坤进一步说,诗歌“艳冶家语,长欲导淫,切宜深戒,久则流于邪放,只是以理义之心行之便好”。

  用现代教学观来理解,就是选入教材的诗歌要易读易懂,有生活气息,贴近社会现实,一些格调不高的诗歌不要选,以免学生从小学坏,充满物欲。

  在教学上,魏校在《岭南学政》中所制订的课程表要求,学生“午学”要抄写诗章,并歌咏、记诵所歌诗章;《义学诗训》的作者沈鲤,在《义学约》中则规定,学生必须每天吟诗一首,次日放晚学时背过,“晚学”吟诗。

  清代后期,甚至出现不提倡学诗的现象。《神童诗》、《千家诗》、《小学诗》等,是清代一般童蒙学堂必用教材,但“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之一的丁日昌,却一本也不选,他在《社学章程》中,仅推荐《小学》、《孝经》等非诗歌类书目。如果是现在,丁日昌之所为,必然引起争议了。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2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2.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2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2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6.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27.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2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3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3.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3.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4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48.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5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5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5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64.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6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7.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6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69.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7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7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7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74.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7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7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79.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80.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3

  中国古代诗词直抒胸臆者不在少数,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为国捐躯的浩然正气。然大多含蓄蕴藉,如果你不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故事恐一时难以理解。

  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初看,这是一首咏物诗,感叹时光不居,红花易凋。但狂风吹花自然之事,花落果成令人欣喜,纵不如此,又与你杜学士何干。其实,与杜牧的关系大了。

  相传风流倜傥、疏狂不羁的杜牧早年游湖州,参观民间水戏,路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因年幼而未娶。杜牧与女孩的母亲约定,十年之后来娶。孩子的母亲说:“十年后君不来,该当如何?”杜牧给女孩的母亲写了一纸协议,约定杜牧十年后他没来,女孩可自行许配人家。

  十四年后,杜牧如愿以偿做了湖州剌史。找到了当年的女孩,想要娶她,不想女孩三年前已经嫁人,并有了两个孩子。杜牧很生气。但想到此时强娶会惹出事端,况且是自己违了约定,晚来了四年。最后,又给了女孩厚礼,此事算是圆满结束。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杜牧的心里难免伤感,自责让自己后悔终生的迟到。惆怅之余,作此诗,题名“叹花”, 其实“叹女”。

  诗开篇一个“自”字表达了对自己的自责。二句中“不须惆怅”正表明了骨子里的惆怅与伤感,四句“绿叶成荫子满枝”的“子”语含双关,明指果子实指子女。不知此诗背后的故事,你就很难理解杜牧那痛彻心扉的自责、惆怅与感伤。这种惆怅其实是与春的归去没有多大关系的,无非是怀人的由头而已。

  朱庆馀,中唐后期诗人,越州(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仅存其两首。其中就有《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中写了一个新娘,新婚之夜,红烛不灭。待到晨光熹微,新娘早早起来在烛光中梳妆打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拜见公婆。此时,她的内心依然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打扮是不是漂亮,能不能讨得公婆的欢心。于是,在画好眉,梳好妆后,只好问一问身边的丈夫的意见。

  诗写得极其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洞房昨夜停红烛”渲染了新婚之夜的'美好和新娘一夜忐忑不安的心情。“待晓堂前拜舅姑”,“待”是等待,也是期待。“待晓”,一夜红烛不灭,新娘在忐忑中等待着天亮,也期待着天亮,希望着拜见公婆的那一刻能得到公婆的欢心,从而能被这个家庭所接纳。“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夜未眠的新娘,早早地起来梳妆,尽管她自己已经感觉很用心很完美了,但还没有把握,还须要问问丈夫的意见。作为一个新娘子,自然十分羞涩,这种想法不好大声说出,让别人听到,只好低声一问。

  全诗有烘托,有语音描写,有动作描写,把人物忐忑的心理,娇羞的神态,焦急的期待极其精微传神的刻画了出来。

  就这一层来说,诗已经很漂亮了。但我们要看到诗的原标题《近试上张水部》,就会感到它要表达的意思远没有这么简单。

  原来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明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得到认可并介绍给主考官。朱庆馀的这首诗投赠的对象就是擅长文学乐于提拔新人时任水部郎中的张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得到张籍的赏识,临近考试,朱庆馀还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能不能得到主考官的认可,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诗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的不安和期待。这如同姑娘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能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未来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就稳定,日子就好过。反之,就没有好日子过。如果自己的文章能得到主考官的青睐,科场一举成名,就会直入仕途。今后的人生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如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反之,就可能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终老林泉(如罗隐)。

  这首诗单从描写新娘在的忐忑与期待,就已经是上乘之作了。但它实与新娘无关,只不过借此表达诗人面对科考时的忐忑与期待罢了,透过这一层来看这首诗,更让人击节叹赏。

  让人欣喜的是这首诗得到了张籍的巧妙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为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写了一位越州的采菱姑娘,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她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才艺出众。却又暗自沉吟起来。虽然其他姑娘穿着丝绸制成的贵重衣服(齐纨),可并不值得人们看重。相反这位采菱姑娘的如珠玉一般的歌喉价值万金。诗的前两句实指朱庆馀文采出众,但追求完美,显得不够自信。后两句是说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被人们看重,而朱庆馀却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和朱庆馀的赠诗一样,张籍的答诗把朱庆馀比作相貌既美,歌喉又好的采菱姑娘,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朱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诗中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我想朱庆馀看了张籍的诗,一定会打消“入时无”的顾虑。朱的赠诗妙绝,张的答诗绝妙,两首诗珠联璧合,被传为千古佳话。朱庆馀从此声名大震。

  说的张籍,他的另一首诗《节妇吟》历来为人们称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字面上,这是一首哀怨凄美的诗,其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现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诗筏》中评价:此诗情词婉恋,可泣可歌。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意志坚决。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初看这首诗写的是男女情事,实际上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张籍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因此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诗一开篇就以“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含有谴责之意。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做到了“富贵不能淫”,。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以节妇的坚贞不二自比,来表示对李师道的拒绝。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中国文化的精华是诗歌,诗歌的语言追求蕴藉含蓄,往往言在此而已在彼。我们欣赏诗要走进诗人,了解诗歌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更深入地诗歌,领略诗歌的意外之趣,得到阅读的意外惊喜。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4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冯梦龙

  摩挲着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今。戴复古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窃召家书空清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陆游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

  揆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李白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李煜

  锥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冯延已

  舞树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

  误尽平生是一官。吴伟业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溥照

  敛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渝湘我向秦。郑谷

  数点梅花天地心。翁森

  敷瓮犹未开,来朝能钦否?储光义

  稼墙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为何物?贯休

  踏雪访山樵,山樵踏雪去。赵关晓

  浇花正怪儿童懒,忽见松阴片雨来。徐通

  醉来深入荷花去,臣看青天飞白鸥。白双

  醉卧暖凤呼不醒,乱红无数点人衣。陈渊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溪渔笛远相闻。戴复古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文同

  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王维

  蜘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储嗣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晕。孟郊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秦韬玉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醋。杜甫

  翩何栅姐,其来迟。汉武帝

  夏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秦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无名氏

  梁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琴歌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5

  先秦 佚名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先秦 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汉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汉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汉 佚名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汉 佚名 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魏晋南北朝 曹植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魏晋南北朝 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唐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唐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 李白三五七言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02-11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1-02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名句02-11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5篇11-03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15篇)11-04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的生态农业模式论文02-14

中国古代经典对联12-29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02-07

中国古代格言大全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