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技巧高考

时间:2022-12-07 22:18:23 说明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明文答题技巧高考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说明文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说明文答题技巧高考

  一、关于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二、关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三、关于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例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故宫博物院》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中国石拱桥》第9段: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再其次……

  《大自然的语言》第6段: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四、关于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中国石拱桥》第5段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用的就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奇妙的克隆》“克隆鲫鱼前后”有大量的数据,说明了中国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五、关于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六、“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七、关于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例:《大自然的语言》“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一段的顺序。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八、关于语言准确性: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这种题型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原文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1、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答: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第⑤段中加点词“大致”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大致”表估计,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变成了“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意思就显得太绝对了,这样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九、关于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十、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十一、发散创新

  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说明文答题技巧高考】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05-10

高考答题技巧化学04-04

高考答题技巧大全05-10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05-10

高考答题高分技巧05-10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07-23

高考英语的答题技巧11-03

高考英语答题的技巧05-08

高考化学答题的技巧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