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吕锦华

时间:2016-11-17 09:17:16 原创文学 我要投稿

女作家吕锦华

女作家吕锦华金矿

女作家吕锦华

网上获悉,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吕锦华老师于二零一三年八月三日在加拿大不幸去世,不觉甚为悲痛。这位才女散文曾连续多年被选入国家散文年鉴,有好多篇散文被收入大学现代汉语教材,有数本散文集被翻译成外文出版,曾被评为当代十大女散文家。年仅六十二岁的她,英年早逝,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散文报》主编红孩先生对她的逝世深表惋惜,红孩先生认为吕锦华是他很尊敬的文学恩师。

吕锦华老师和我金矿是同龄人,都是文革期间同届初中毕业生,她没出道之前,只是吴江县松陵机械厂一名普通女工。她爱好文学,是很本质的江南才女。那是一九八一年深秋,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一次淮采活动,将全省的民间文学精英作者都集中到淮安进行文学采风,每个专区是两名,苏州是她和卢群,当时卢群已很有名气,他《我们这一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文革出版的第一部长篇知青小说,我当时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

省民协主席马老知道我爱好散文(刚刚有作品面世)。就引荐我认识她这位散文女作家,我不甚惊喜,没想到吕锦华老师和我同龄,都是建国后出生,看到这位秀女我还真没把她与散文作家挂起钩来,马老显得那么肯定,说吕锦华当时已经在《人民日报》副刊和《人民文学》发表了多篇散文,还说著名女作家冰心看中她这一散文新秀,真有点神圣。

也就是通过马老介绍,在那采风团里,我很快就和两位女作家熟悉了,另一位是镇江的方范,也和我是同龄人,只是方范爱人吴林森也在团里,一对伉俪接触频繁,而我和吕锦华老师接触较多。通过直面了解,原来吕锦华散文创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九七八年她就出席了文革后第一次文代会和作代会,在会上,著名女作家冰心、茹志鹃特地接见了她,当时她正好和茹志鹃女儿王安忆住在一个宿舍,两位老作家对她们开了小灶,让她看到了文艺创作的前途。让她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

我相识吕锦华,第一感觉是她口语很细腻而委婉。婉约的口语中表现了女性的芬芳和灵秀,不是我这人有点低贱,对比我高的人都有一点仰望,总想和高人学习经验。

当时我和吕锦华老师没有分在一组,她和方范老师是到淮安东荡地区的流均公社,我只是把团里几位专家带到南闸采风。有国家民协副主席吉星,有省民协前后任主席马春阳、华士明,采风期间我收益匪浅,大概是五天后回县城集中,马老向大家布置任务,说决定出一期会刊,专题报道这期淮采的心得体会。

当时我很兴奋,也许有一点自信,很快就成功一篇《乡野有故事》的散文,写的是自己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树立植根乡野的创作观念,追随农民作家,多写乡土文学,多写民间文学,多写农民文学,有一点概化,差一点情感。

到交稿时,自己感到不太满意,那是又一天晚上,所有采风队员都到招待所集中改稿,才知道自己作品的失败。记得吕锦华老师的散文命题是《老师的路》,表面立意很简单,内容表达却极其玄妙,这老师并非是指一批同行的艺术家,而是是指乡野的民间艺术家,包括民间故事员和乡土民歌手,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作风令我汗颜,语言朴实而又有深度。后来这篇不但在江苏民间文学结集发表,还是某一期《少年文艺》篇首,被资深编辑加了编者按,算是指导少年写作的范文。而另一位女作家方范老师的作品《野菊花》也特别芬芳,都很有乡土地气之芳华,而我的那篇却特别浮躁,就这样吕锦华老师看的特别认真,还说出好多优点,只提了一句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当然我是感到如获至宝的。

会议后几天移师到连云港,这样我们就可以整天在一起了,游玩了一天花果山,那时汽车还没有通到十八盘,我们淮安的几位紧跟在一起,显得特别疲累,在水帘洞前留个影,那斑驳的树影照在脸上,人看去都像猴子。而到港口连云宾馆下榻,才让人有一种海边的清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大家就被叫醒上了车子,摸黑开到云台山麓的海边,等待看大海日出。

说实话,几十年来就那么一次机会,偏偏又像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一样生不逢时,东方一片云霓,等看到太阳时,早已日出三竿,也许是出于我这乡野落魄青年的哀叹,因为那些年月,母亲去世,孩子还小,没有看到日出的惊喜,只能把散文命题局限在《连云观海》,对于海上日出只是一种不可实现的幻想。

没想到在三个月后,上海《少年文艺》篇首《海上看日出》,作者署名正是吕锦华,场景和感受都是那同一时间的留痕,却仍然是正能量的惊喜,又让我很是惭愧。在我认为作者视野和境界都超出了刘白羽和海明威,那种看日出的感悟纯粹是一种内心的觉醒和修炼,展示了一位著名作家的高屋建瓴,看到一种伟岸的山高我为峰的思想境界。告诉我每个人虽然都有自己很实际的时空,但更有虚无飘渺而又无限浪漫的思维空间,而我却没有想到这一点,与著名作家的相形见绌,那次淮采题材篇散文《啊,马家荡》居然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也很让我汗颜。

哎,我们这代人,年轻时都曾有一段岁月的坎坷,而吕锦华老师却成为中国的著名散文作家,这不能不引起我无地自容地反省。其实著名文学家都是一辈子心血造就,都是登峰造极的特殊辛勤劳动的抵达,有像季羡林、巴金那种长岁月的集锦,也有像柔石、瞿秋白等英年早逝的遗憾。

没有想到吕锦华老师已经走了,未免有点太匆匆。因为她是一位很具慧眼而又有超级思维的作家,生命早逝很是可惜,她是卓识的人物,不是草莽武夫,如果像冰心老人那样高寿,吕锦华老师还应该有三十年的创作时间和创作空间,岁月对她不够公道。

吕锦华老师离世后,文学界众多的作家、艺术家都很缅怀地对她追忆和凭吊,苏州文联专门为她召开追思大会。我作为吕老师的同龄人、同道的散文创作爱好者、他婉约派散文作家的传人学生也应该为她写上几笔,以追思这可陨落的文学星辰。

吕锦华老师你安息吧,你留给我的永远是婉约派散文真情的永恒。

——2014年初秋写于白马湖畔

【女作家吕锦华】相关文章:

1.吕姓男孩名字

2.我喜欢的女作家作文500字精选

3.女作家三毛经典语录大全

4.姓吕的男孩名字

5.吕姓女孩的名字

6.吕娜创业记励志故事

7.好听的吕姓男孩名字

8.吕姓男孩的名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