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培训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09 11:53:49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中南民族大学培训工作总结

  中南民族大学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文化部的工作布署,中南民族大学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单位之一,主要承担剪纸项目的培训工作。中南民族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剪纸)培训班于2015年7月20日开班,8月19日结业,时长一个月。培训地点在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内。通过前期精心策划、准备和暑期一个月的实施,中南民族大学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关于中南民族大学培训工作总结

  一、培训情况介绍

  (一)学员情况介绍 此次培训班学员主要是来自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仙桃市和竹山县掌握剪纸基本技艺,个人愿意长期从事剪纸传承工作,年龄在50岁以下的项目从业人员。学员共60人,其中武汉市8人、孝感市14人、鄂州市17人、仙桃市16人、竹山县5人;男性15人,女性45人;从事剪纸1年及以下的有23人,2—5年的7人,5—10年的5人,10年以上的11人,时间最长的学艺45年,最短的学艺8个月;其中4人被认定为市级传承人(学员情况见附表4)

  (二)教学情况介绍 1。课程情况。中南民族大学根据培训班的"强基础、拓眼界"的定位,紧紧围绕剪纸项目属性,特别是湖北剪纸的地域特点,对培训班课程进行优化,强化文化史、美术史、荆楚地域文化、非遗、剪纸风格、色彩与设计等方面的课程。除基础性课程外,还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设置了素质拓展、社会交往礼仪礼节、心理健康与调适、剪纸作品市场开发、剪纸工具制作与装裱等理论与实践拓展课程,深受学员欢迎。实践课采取小班教学,60名学员共分6个小组,每小组10人,各设小组长1名、指导老师1名。为了发挥实践课的作用,我们将实践课分解成几个相互衔接的部分,形成教师与学员互动、剪纸大师与学员互动、学员之间互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培训班总学时为160学时。其中,基础知识课共66学时,占培训总学时的41%;技术实践课共80学时,占总学时的50%;参观考察占5%;开班与结业(交流与座谈)等占4%。基础知识课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题课(26学时)和专业基础知识专题课(40学时),文化基础知识专题课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2学时)、《中国文化史专题》(4学时)、《民间美术史专题》(4学时)、《民间工艺史专题》(4学时)、《中国民俗》(4学时)、《荆楚文化》(4学时)、《非遗基础知识》(4学时)等,专业基础知识专题课包括《素描基础》(6学时)、《造型基础》(6学时)、《色彩基础》(6学时)、《湖北传统美术图案赏析》(4学时)、《中国传统图案寓意分析》(4学时)、《剪纸风格介绍与实践》(10学时)、《剪纸作品市场开发》(4学时)等。

  2。教师情况:根据我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培训课程的需要,对任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进行了优选。95%以上的基础知识课程教师是中南民族大学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他们在关联课程的研究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大多数具有高级职称,且在本科教学中多次获得优秀或深受学生好评。许多教师具有培训班课程讲授的丰富经验。为了有针对性地教学,我们在课前对老师进行了培训,讲解办班目的,培训原则、定位、要求等。

  培训班任课教师和各类工作人员共36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他(政府职能部门领导)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实践课指导教师6人;摄影(视频拍摄)与宣传报道人员5人;班主任及其他行政人员(管理)、服务人员8人。

  (三)学员结业情况介绍 60名学员不惧武汉酷暑,坚持修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均被授予结业证书,其中12人学业成绩优秀,被授予"优秀学员"称号。

  (四)学员结业作品情况介绍 除实践课习作外,培训班要求每名学员结业时提交至少两篇结业作品,其中一篇为传统题材的剪纸作品,另一篇为"中国梦"主题的作品。结业作品要求传统剪纸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体现课堂学习的文化学、美学、设计、色彩等基础知识的应用。

  为了全面、充分展示学员们的学习收获,培训班举办"中南民族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剪纸)培训班教学成果展"。教学成果展分为"培训花絮"、"传承宣言"、"地方风韵"、"楚风师承"、"学员新作"、"创意作品"六大部分,记录了培训班的精彩瞬间,表达了传承人群的神圣宣言,陈示了湖北各地剪纸的风韵与师承关系,展现了学员感悟时代、贴近生活的创意佳作。

  (五)学员管理情况介绍 我们对学员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中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培训中心)具体多年的培训班办班经验,工作人员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他们全程坚守岗位,在培训班每一环节都精心安排,环环相扣,使整个培训工作一气呵成。培训中心有专门的培训教室,内有空调、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每门课,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课前对任课教师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对教师讲稿与课件进行审核;课中对任课教师进行介绍,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一名工作人员在课堂全程提供在场服务。

  培训班自开班以来,成立了班委会、学习小组,实行以班委会管理为主、班主任全面负责、各地领队协助管理的管理机制。班委会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实践活动分小组,由组长牵头组织,以熟带生,以老带少,互帮互学,在学员内部形成"老手带新手"、"高手争更高"的局面。集体活动充分发挥班委作用,如课堂考勤、外出考察、课余活动组织、结业布展策划等都有班委会学员参与。

  (六)后勤保障情况介绍 我们为学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学员进校前,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多次与学校后勤保障处沟通协调,做好对接工作,将全部学员(包括家在武汉的学员)集中安排在学生公寓住宿,每个房间配有空调,集中新购置一批褥子、空调被等卧具供学员免费使用。为保障学员充足睡眠,尽量减少彼此影响,可住四人的公寓间仅安排两人住宿,并提供热水洗澡。每层楼提供饮水机、洗衣机等。为学员学习方便,在暑期专门为学员开通免费网络。统一提供饭卡、水卡供学员消费,学员凭学员证可以到图书馆借书或查阅资料,也可以去游泳馆游泳,享受校内本科生一样待遇,免费使用我校所有公共资源。

  二、教师及学员心得体会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及学员心得体会进行介绍。

  1,意义。教师及学员普遍认为这次培训班意义重大,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非遗传承、促进了文化交流。柏贵喜教授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是文化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一次创举,意义重大。对于教师来说,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文化的洗礼;对于学员来说,受大学文化之熏染,承艺术大师之指点,悟剪纸传承之真谛,拓艺术创新之视界,收获更大。何红一教授认为,这次培训班不仅对湖北剪纸传承具有推动作用,而且促进了湖北各地不同风格剪纸的交融与相互学习。

  学员对这次培训班意义也有深刻的认识。学员王锦芳说:"在培训的对象上,不再限于传承人和工作人员层面,而是延伸到社会上的爱好者和有志于参与剪纸等相关项目的人群,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和小范围的培训,切合了"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主旨。"(摘自王锦芳结业总结)学员夏祖康也说:"本次培训班虽说是一个试点班,但播下的是一颗颗非遗传承的种子,传承接力棒已传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责任,但我们在教授们的讲座中找到了解答,找到了做好非遗传承的力量之源!同时,从我们班上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员,也许明天,他们将成为非遗传承懂业务的好领导,好专家,好教授!也将看到,今天播下的种子,将会在荆楚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摘自夏祖康结业总结)

  2,收获。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科学系统设置的教学课程,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剪纸传承人群,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通俗易懂,深受学员们一致好评。学员的知识面,剪纸技艺得到了质的升华,真正达到了湖北省非遗处江处长在开班时所提出的:"向教授们学文化,向大师学技艺,向高手学本领"的初衷。(摘自夏祖康结业总结)学员徐惠斌也认为"文化部、文化厅及中南民大相关领导为此次培训作了精心的准备,周密的部署,定期的座谈。。。。。教授们授课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生动活泼,简单易懂,并用图片逐一展示,让我们直观清晰地了解剪纸的发展历程。"(摘自徐惠斌结业总结)许多学员通过培训,剪纸技艺的提高使他们对非遗有了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

  学员在拓展课程上收获不亚于专业课程,学员李琳写道:"张老师用一些有趣的案例引导我们明白了一个团队需要具备的元素,领导、共同的目标、信念、凝聚力、对彼此的信任等缺一不可。我们六十人抱着将剪纸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的目标相聚于此,就是一个团队,今后我们只有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让湖北的剪纸开出更灿烂的艺术之花。"

  3、感动 许多学员对中南民大、民大教师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年过六旬的何红一老教授,放弃暑期难得照顾年迈母亲的机会,冒着酷暑,身体力行,传播知识,教授技艺。记得第一次上剪纸实践课的时候,学员们剪刀不够,她急忙跑回办公室,将自己心爱的剪刀奉献出来,供学员们使用,细小的举动,感人至深,折射出一位老教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班主任洪新兰院长,牺牲无数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学员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竭尽全力为学员提供一切方便,无微不至地照顾大家生活!还有许多值得赞颂的教授,辅导老师感人的事例,我不能一一言表,但从她们的身上都能体现出中南民大对我们剪纸传承人群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全体学员深受鼓舞和感动!"(摘自夏祖康结业总结) 双腿残疾的毛明月对于师生之情、学友之谊感受最深:"由于我身体不便,来之前担心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试探性的给接待老师打了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当我来学校报到时,惊喜地发现学校将我的宿舍安排在一楼,还将床铺放下来了。上课时要上楼,同学们争先恐后帮我拿学习用具,帮我倒茶水。使我体会到同

  学的友情和人间温暖。学习期间恰逢我的个人作品展开展,学校领导得知后高度重视,在学习课程安排满额的情况下,特别安排一个下午组织全体同学参观我的个人展,看到同学们驱车而来,对我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我从内心里感谢培训班的同学们和中南民族大学的支持和鼓励。"(摘自毛明月结业总结) (详见附件5:学员感悟)

  三、试点工作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

  1、培训经费不足问题:培训经费总额略低于预算(文化部划拨的培训经费略有不足),文化部规定的任课教师的课酬与工作人员加班劳务费用额度偏低。针对此情况,中南民族大学做出预案,从相关专项费中划拨一部分经费,用于支持培训工作。

  2、对于特殊学员的服务与管理:这次培训班有三名特殊学员,一名双腿残疾,一名聋哑,一名有轻度自闭症。为了使培训班整体顺利进行,让这三名学员能顺利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们将他们安排与班委成员住一间宿舍,实行一对一帮扶。学校对三名学员实行特殊的人性化服务。

  3、学员层次不齐问题:这次培训班60名学员,文化程度、学艺年限、年龄及职业等均不同,如学艺年限,有的在40年以上,有的仅8个月;文化程度,有的为初中毕业,也有大学毕业与研究生毕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课程讲授内容与方式进行了调整,在课堂教学与实践互动中采取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方式,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四、对此次试点培训工作的评价

  文化部组织的培训计划意义重大、定位明确,试点培训组织工作有序、指导方法得当、过程监督有力。培训班试点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精心组织教学,科学合理安排学员的学习与生活,其间组织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意在提高培训质量的创意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圆满地完成了文化部交给的培训任务。对于试点培训工作有如下几点认识。

  1、领导关怀支持是动力。在培训班举办过程中,得到文化部、湖北省文化厅、中南民族大学领导的关怀、支持与帮助。在6月16日上海大学协调会上,文化部项兆伦副部长对中南民族大学剪纸项目培训班的前期策划、定位及相关准备工作给予鼓励与指导;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及张勍倩主任、张晓莉副处长分别率团于5月30日、7月11日对中南民族大学办班条件、前期准备进行考察,对中南民族大学良好的办班条件、充分的准备工作给予肯定。8月13日,张兵副巡视员率团对培训班举办进程进行考察,现场旁听老师授课,召开座谈会,对培训班的教学条件、教师配备、课程设置特色、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湖北省文化厅直接指导和参与了培训班工作,文化厅李耀华副厅长在培训班举办期间现场考察课堂,组织座谈会,解决培训班举办过程中的问题;文化厅非遗处江清和处长、黄树清副处长、夏双喜副处长多次到中南民族大学协调工作,特别是江清和处长在培训班策划、课程安排、培训班招生、聘请传承人授课及联系参观单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南民族大学领导对培训班工作高度重视,在接到文化部和湖北省文化厅关于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通知后,校党委书记陈达云、校长李金林作出重要指示,学校成立了以杜冬云副校长、赵文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讨论培训班的相关事宜,确定具体的分工。同时,学校为办好培训班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持,从人文基地建设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作为培训班经费的补充。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是办好此次培训班的极大动力。

  2、突出特色是亮点。培训班按照文化部的统一要求招收学员、设置课程、遴选教师、举办活动等,坚持强基础、拓眼界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重基础培训、案例教学,力求通俗易懂,总体上达到了补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补美术基础之缺,补设计意识之缺,补市场意识之缺,的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突出如下特色:

  (1)突出地域特色。剪纸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传承广泛、特色鲜明的艺术之一。2009年,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镂金做胜传荆俗",荆楚地区自古盛行剪纸。晋唐以降,薪火相传,荆楚剪纸演化成我国剪纸百花园中风格独具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湖北各地剪纸风格各异,以沔阳(今仙桃市)雕花剪纸最为典型。沔阳雕花剪纸、特别是艺人制作的"花样子",既具备我国南方剪纸细致、秀丽的共有艺术特征,又有荆楚大地、江汉平原剪纸的尚赤、崇圆、求全的典型审美特征与艺术特点。围绕湖北剪纸在全国的独特性和湖北各地剪纸差异性的特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一是突出了荆楚文化、江汉民俗的教学;二是湖北各地剪纸风格和中国各地剪纸风格的介绍,让学员既了解湖北各地剪纸的差异性和内在联系,也了解中国剪纸乃至世界剪纸的历史与各地的风格,开拓了学员的视野。

  (2)突出民族特色。中南民族大学充分发挥在民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优势与特色,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向学员适度介绍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图案内涵、剪纸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湖北剪纸相结合,拓展了学员的文化视野。

  (3)拓展特色课程。中南民族大学剪纸基础课程除设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根据学员的特点,增设了素质拓展、社会交往礼仪礼节、心理健康与调适、剪纸作品市场开发、剪纸工具制作与装裱等实用的特色课程,深受学员的喜爱。

  (4)三位一体的实践课。为了发挥实践课的作用,我们将实践课分解成几个相互衔接的部分,形成教师与学员互动、剪纸大师与学员互动、学员之间互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教师与学员互动:一般在上午由教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下午学员在指导老师或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学员将理论课的知识应用到剪纸的实践之中。二是聘请剪纸大师现场指导,先后聘请了湖北各地不同风格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刘士标、江先孝、葛海、马佑谱、王隽、徐惠斌等人现场教学。三是学员自我研讨,在相互交流中成长。这次培训班的学员文化程度与剪纸技艺水平各不相同,湖北各地剪纸风格有异,实践课中,各地学员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开展特色项目与活动。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开展许多有创意的特色项目与活动。

  一是编写培训方案与培训指南。培训指南详细说明了学员报到时间地点、课程安排、作息时间、学员分组、平安校园及培训纪律等。

  二是举行隆重的开班与结业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对学员进行了培训班意义、目的、定位,学习要求以及纪律方面的教育;在结业仪式上不仅对培训班进行总结,而且举行学员论坛,畅谈感受与收获。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用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培训期间,共举行了五次交流座谈会,根据培训进程,每次座谈会都设定主题;创办"培训班简报"(班级通讯),设培训资讯、交流座谈、学员感悟、特色活动等栏目,记录培训班的精彩瞬间和学员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四是组织参观考察。组织学员参观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学员金俊安工作室、学员毛明月个人剪纸展、剪纸大师刘士标工作室、高龙博古城国家非遗武汉传承园等。

  五是做好教学档案。一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进行全程摄像,对一些有特色的、重点课程请专业的摄像人员进行摄像,并按教育部精品课程的标准进行编辑;另外对部分实践课堂和学员活动进行了摄像与拍照。二是对老师的培训教案与PPT课前审查,课后存档。

  六是举办创意毕业展览。毕业展展出了学员创意板块与创意作品。

  (6)进行特色管理。此次培训班学员身份独特,大部分学员为高中、初中学历,年龄较轻,未进过大学校园;一部分学员是地方文化干部、中小学教师和剪纸从业人员,在职进行培训,已成家立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我们尝试将本科管理方式与干部培训管理方式相结合,对培训班学员进行管理。如按照本科班级的编制,进行班级与宿舍管理,设班主任、班委和组长,强调作息时间等;同时强调纪律性与自我管理,如按照干部培训的方式,实行按桌签排课堂座位,要履行严格的请销假手续,不得无故缺课;充分发挥带队领导、年长学员的组织作用,以老带少,以熟帮生,相互促进。

  3、大学综合优势是关键。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基础与特色学科专业较为齐全,有历史学、美术学、民俗学、民族学等与培训项目直接有关的学科领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课教师,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遴选出优秀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因此,这次培训班95%以上的课程是由中南民族大学教师开设的,而且大部分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有培训经验的优秀教师。

  4、奉献精神是保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利文化的公益事业,高校应发挥作用,为此做出贡献与努力。中南民族大学为办好此次培训班共投入教师与工作人员30余人。由于今年试点班在暑期举行,天气炎热,加之在假期,相关教师与工作人员均有科研与学习任务。但为了服务工作安排,完成教学与管理任务,很多教师冒着酷暑,牺牲休息时间,放弃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推迟调研计划,或加班熬夜完成科研任务,目的是腾出时间把培训班的课上好,把服务与管理工作做好。没有奉献精神,培训班的工作就没办法完成。在培训班举办期间,涌现出许多乐于奉献的感人故事。如何红一教授,已年届60,得知文化部剪纸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主动放弃假期去美国与爱人、孩子团聚的机会,推迟自己众多的科研计划,全身心地投入培训班的工作,受到学员们的好评与爱戴。

  五、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1、增加与调整经费预算。一是扩大经费额度,以解决既定的受训人员(60人)与培训时间(30天)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对经费预算指导项目的比例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政策,扩大授课教师授课费和人员费的开支比例。

  2、出版学员优秀作品。由文化部统筹,组织编写出版培训班学员优秀作品集系列(丛书),或由文化部划拨一定经费资助条件成熟的高校编写出版培训项目学员优秀作品集。

  3、适当调整培训时间。培训时间放在暑期,有天气、人员配备等诸多不便,建议对培训时间进行适当调整,除暑期外,其他时间也可开设培训班。从成本上说,暑期学员因住学生宿舍,可降住宿成本,但因天气较热,又值假期,其他成本相对较高,若在平时,因住学校招待所,住宿成本虽提高,但饮食、讲课费及管理成本等可降低,经费总体上可达到平衡。

  4、扩大培训领域与受训人员范围。在坚持试点班培训项目与培训定位、原则、方式等基础上,视条件成熟情况,可适当扩大培训领域与受训人员范围。一是创造条件使各试点高校培训项目在全国招收学员;二是条件成熟的高校可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扩展传统技艺的培训项目。三是扩大受训人员范围。各高校均有许多对传统技艺感兴趣的大学生,他们是传统技艺潜在的传承人群,由于文化程度高,又有培训的诸多便利条件,将传承人请进教室,加上基础课程的培训,可以将一些有潜力、有兴趣、有基础的大学生培养成传承人。四是传承人群培训项目可择机扩大到传统技艺以外的重要的、适合于培训的非遗项目。

【中南民族大学培训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中南民族大学专业介绍04-09

中南民族大学专业介绍05-10

中南民族大学好的专业05-06

中南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03-27

2017中南民族大学的排名05-10

中南民族大学最好的专业及专业排名05-10

中南民族大学最好的专业及优势专业05-10

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最新排名04-22

中南大学专业介绍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