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作文

时间:2021-11-22 17:58:34 作文精选 我要投稿

【精选】养蚕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养蚕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养蚕作文4篇

养蚕作文 篇1

  我已经养一星期蚕了,今天,我的蚕快吐丝了。

  晚上,我发现我的八只蚕都变透明了,就一只还是土黄色,爸爸说:“它们都快吐丝了。”一会儿,我惊奇的发现一只蚕已经吐了一些丝,太好了!我问爸爸:“蚕怎么吐丝呢?”爸爸说:“只要 用嘴向别处贴一下,再往别的'地方一拉就OK了。”我看了一会儿,果真是这样,可恶的爸爸又开始摆耀了,他说:“我小时候,一养就是一鞋盒,天天看,天天玩。”嗯!可见我爸多么喜欢蚕。

  我越来越喜欢养蚕了,因为养蚕让我学会了好多知识。

养蚕作文 篇2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树儿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舞动,花儿在春风的沐浴下苏醒了。

  我来到学校门口,看见一个卖蚕的地方,我推开门,看了看春蚕:“老爷爷,这只蚕几元钱?”老爷爷说:“两元一只。”

  我买完蚕,高兴地准备回家,想起家里没有桑叶,又买了两元的桑叶回家了。

  我找了一个大大的盒子,挖了几个洞,把桑叶擦干铺上去,再把蚕宝宝放了上去,蚕宝宝的家安好了。

  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看蚕宝宝,发现它的'桑叶吃完了,拉了许多便便,我清理了它的房间,换上新鲜的桑叶。我看着蚕宝宝,发现它长大了许多,它长得又白又胖,身体下面有许多只脚。它在桑叶上爬来爬去,我还以为它是在跳舞呢!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桑叶上有一个大大的洞,原来它是在吃桑叶呀!

  又过了些日子,我又去看蚕宝宝,发现它一动不动,我以为蚕宝宝生病了,快要死了呢。“妈妈,我的蚕宝宝好像死了。”我跑到厨房,“快来看一下呀!”妈妈拉着我的手,看了看我手中的蚕宝宝,说:“它是要结茧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放心。我静静地看着蚕宝宝,过了一会儿,蚕宝宝吐丝了,然后把自己困住了,结成了茧。

  不久,蚕宝宝破茧而出,变成了飞蛾。

养蚕作文 篇3

  春天是个养蚕的季节。

  3月24日,妈妈给我买了小小的黑黑的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大概有50多条。我把鞋盒子作为它们的家,还给蚕宝宝写了成长日记。

  3月26日,蚕宝宝好像长大了一丁点儿。瞧,最大的那条像面条似的'扭扭摆摆找桑叶吃呢。我拿尺子量了那条老大,有8-9毫米了。

  有一天,同学黄家锵来我家玩。他对我的蚕宝宝很感兴趣,于是我送给他11条,还特别为他准备了一个鞋盒子和一带新鲜的桑叶。

  爷爷家的小区里有一株桑树,爷爷每天都会去摘新鲜的叶子带给我。

  这些可爱的蚕宝宝不停地吃着桑叶,一天天在长大。4月20日我又量了一次,最大的那条有1。5厘米了。在养蚕的过程中,有十多条蚕宝宝陆续死掉了。妈妈说,这就是优胜劣汰。

  4月24日,我发现蚕宝宝开始吐丝了,它自己找了个矮小的角落,躲在里头慢慢吐出了一天天银白色的蚕丝。真神奇!

  这就是我养蚕宝宝的故事。

养蚕作文 篇4

  今年春天,一位同学送给我两条蚕,我高兴地拿回家去了。

  这蚕有一寸来长,身子是白色的,头很灵活,嘴很锋利。它要是饿急了,片刻之间能消灭一片桑叶。它吃桑叶的速度比较快。只要头在叶子的边缘转上那么一圈,你就会发现桑叶的'边缘缺了一大块。如果在晚上,你还能听到沙沙的响声。那是它在吃桑叶,它好像永远吃不饱似的。

  有位同学还告诉我,桑叶不要太嫩,也不要太老。开始,每天喂两次桑叶,后来,由于它俩长大了点,我每天给它们添两次桑叶。

  有天,我的蚕不吃不喝,像是死了。我告诉了哥哥,哥哥怎么也不相信,非要看一看。我没办法,只好打开盒子给哥哥看了一会儿,笑着说:“没有死,那是在睡觉!”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们渐渐长大了。不久,它们就开始吐丝了。它们各占一个角,先吐几根丝做梁,然后摇头晃脑地吐丝,最后把自己裹在里边。蚕吐的丝多了,就做成了壳,这就是茧。

  我把茧放进一个大盒子,垫上几张纸,为它们产卵做好准备。

  两个星期后,我去看望他们时,它们已经变成了蛾。交尾产卵后,它们就无声无息地死了。它们留下的蚕茧是做丝绸的原料。用丝绸做成的衣服,既柔软又漂亮。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它对人类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诗人们之所以高度地赞美它: “春蚕到死丝方尽”那是因为它把生命献给了人们。

  我要高声赞美春蚕,赞美像春蚕那样的人们!

【养蚕作文】相关文章:

养蚕04-10

养蚕优秀作文03-03

养蚕记作文03-29

养蚕的故事作文08-06

和养蚕有关的作文02-12

精选养蚕作文4篇06-17

【精选】养蚕作文10篇01-21

养蚕记小学作文09-16

养蚕记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