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事理勇担当高中作文

时间:2022-12-02 06:27:07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明事理勇担当高中作文

  人生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过程,解除了肩上的责任,人生将毫无意义。责任者,是谓担当也。求学的我们,应明事理,强修炼,勇担当,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明事理勇担当高中作文

  作为读书人,我们应该担当什么?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以及所有圣人心中都立志“内圣外王”,这是他们读书的目的。即内具圣人之德,外行仁政王道。中国古代有“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的俗语。从中我们得知读书首先是为完善自己的人格,即人的襟度、涵养、识见、能力,以上所说又可称为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从读书的过程中明修人生格局,强炼担当精神,而后可达“内圣”二字。君子不满足于自身,而要把自身的学识外用,去回报社会,去担当救济天下的责任。以达“外王”。《大学》开篇是这样阐述的:“读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教导读书人读书的目的与应担当的责任,真正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一定不止于独善其身,而是要做到推己及人,将自身的学识外传,授予他人,以达到平天下的志向,这就是真正的担当。

  作为读书人,我们应该如何担当?这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学习,实践,因为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在告知读书人读书,做学问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重在积累。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造长山朱氏,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由范文正公的故事可见,一个有能力担当大任的人必定要经历不断积累学识,磨练自身心志的过程。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五者若已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而担当大事者,全在“明”“强”二字也,所以担当责任的过程,我们需要做到上述五者且坚持不懈地积累,最终以积跬步至千里,以积小流成江海。

  作为读书人,我们如何克服担当责任时遇到的困难呢?首先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志向。《孟子》道:“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所谓“终生之忧”,则是以天下为己任,将救济天下作为一生的抱负,故忧虑,故不满足于当下,放眼未来。而“无一朝之患”,则是不因为今日的小得小失而耿耿于怀,拘泥于个人的悲喜。正因为范文正公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他才能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等豪壮的抱负。

  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后,就要做到自我调节,学会安定自己的内心。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见最重要的莫过于“放心”二字。“放心”的第一层意思即把自己散乱的心放到本位上,明白自己份内应做的事,本分做人,踏实做事。曾国藩所讲的“守拙”大抵也是如此,大巧若拙,因此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巧。“放心”的第二层意思即放下心,孟子以真知灼见告知人们做学问做事需要放下痴心,放下妄念,即做到“专一”二字也。道理便是如此,同时绝不能缺少的是自身的实践,是谓“知行合一”,只有不断实践,最终才能“致良知”,具备担当大事的品质。

  在明白担当什么,如何担当,如何排除干扰去实现担当,就能做到“明”,“强”,这样的读书才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这样的读书人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事理勇担当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担当的高中作文03-20

勇辄行者无疆高中作文12-09

青少年要担当高中作文12-09

关于担当为话题的高中作文12-09

我学会了担当高中作文12-09

为中华之梦而担当高中作文04-22

关于事理的谚语12-07

事理哲言的经典名句12-09

关于知耻而后勇的高中文章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