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礼作文

时间:2022-04-16 04:26:45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说礼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说礼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说礼作文

孔子说礼作文1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文明是否有教养的表现。大家也许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下楼时,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他是一个伟人,并不是在于它的功绩,而是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体现出一种高尚。

  同样是一个大人物,清朝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公共文明,是建立在公民自身文明的基础之上的。

  礼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是调节人际关系的良药,如果是你,你肯定会叫一个彬彬有礼,知情达理,举止文明的朋友,而不会一个言语粗鲁,衣冠不整,举止失度,接人待物傲慢无礼的人做朋友吧。礼仪还有助于维护班级形象。个人形象代表班级形象。班级形象的好与坏实际就是班里每个同学素质的高与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有更多的机会被重用,就有更多成大事的机会,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在现实社会中:你是否有礼仪,就反映了你是否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生活中,学习中,等等。如果你讲礼仪,就会收获更多不同的东西。

  让我们做一个讲礼仪的人吧!

孔子说礼作文2

  孔子一生都在梦想恢复周朝的礼制,认为周朝的礼制能够使各安其位,井然有序,社会安定。“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了夏商两朝,真是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在论语里,他由始至终强调“礼”的重要性,对于不合乎礼的人和事进行了辛辣的批驳与讽刺,有的则避而远之。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礼”仅仅理解为礼节、礼貌、礼仪等。孔子所说的“礼”,是一系列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许多细节,有的甚至是繁文缛节,用今天的眼光看起来近似“迂腐”。但是,“礼”是用来维护秩序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大家都依礼行事,那么,整个社会、家庭的秩序就会井然安泰;否则,则会杂乱无章,老实人、善良人受欺负;小人、坏人大行其道、为非作歹,那也就人不成人,家不成家,国不成国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稍稍看一看孔夫子所强调的“礼”都在那些方面,或者说,他为什么总是强调要遵守礼制。

  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可以从他与颜渊的对话中管窥一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把“礼”上升到极高的程度,说克制自己,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德,而“仁德”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标准。并强调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告诫大家一切言行都要遵守礼,符合礼。

  首先,“礼”是立身处世的基础,是做人的根基。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孔子曾教导自己的儿子孔鲤要好好学礼。他问:“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有一天,孔子看见儿子孔鲤从院子里走过,就问他:你学过礼仪了么?儿子回答说还没有。孔子就说:不学好礼仪,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现在的人不懂得必要的礼仪,也是到处碰壁,举步维艰。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献知识,又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诗歌让我振奋,礼法使我立身,音乐陶冶使我修身养性,成就高尚人格。

  孔子这样说,并且这样做。论语里,记述了许多有关孔子依照礼行事的细节,即便在病中,也不违背礼制。如“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待食于君,君祭,先饭。”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品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要煮熟敬奉祖先;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豢养着;赔国君进食,国君饭前祭祀神灵,孔子先吃饭,替国君品尝。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国君去看望生病的孔子。孔子朝东躺着,把礼服盖在身上,配上束腰的大带。即便在病种行动不便,不能起床,也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礼。

  “入太庙,每事问”。进入太庙,对每件事都像别人请教。当有人怀疑孔子不懂得礼仪时,子路回答说,老师的行为就是礼啊。

  还有“寝不尸,居不容”:孔子睡觉时不像死尸那样挺直这,家居时也不像接待客人那样端坐着;还有:“食不言,寝不语”,等等。

  孔子自己践行礼制,同时也提倡大家要学礼,并且把是否懂得礼仪作为选人用人的一个标准。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说,先学习礼乐,然后做官的,是庶民百姓;先当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是世袭的贵族子弟。要是我选用人,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其次,礼是一个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一个时时、处处、事事都彬彬有礼的人,会给人美好的感觉,使人愿意与之合作共事;否则,则会让人生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行事的根本,依照礼节来实行它,用谦逊来表达它,凭借诚信来完成它。这样的人才是君子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缺乏仁爱之心,礼仪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如果缺乏仁爱之心,音乐对他有什么意义呢?

  再次,礼是用来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和上下级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定公问君臣之间相处如何做才好。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回答说:君主依照礼使用臣下,臣子尽忠奉事君主。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说,居于上位的不能宽宏大量,礼仪活动不能恭敬严肃,参加丧礼不悲痛哀戚,这样的情形我哪里能看得下去呢?因此,礼是须臾不能离的。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说,如果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的话,那还会有什么困难呢!要是不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那礼又有什么意义呢?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孔子说,在上位的人依礼行事,老百姓就容易使唤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合为可贵。先王治国之道的好处正是在这里。小事大事都按这个原则去做。但也有不能这样做的情况。只知道要均衡而一味地求和合,不依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尊礼重礼的结果是使人的言行规范,社会和谐稳定。那么,不遵守礼的后果是什么呢?换言之,不重视礼的结果会怎么样?孔子用一段话给予了明确的阐述。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耐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他说,恭敬而不循礼就会劳苦,谨慎而不循礼就会懦弱,勇敢而不循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循礼就会尖刻伤人。因此,大家都要重视礼,依礼为人处事。

  最后,礼要讲究实效,而不能为了“礼”而“礼”,要注重内容,而不是只看重形式。否则,就不是真正地循礼行事为人。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的意义重大呀!对于礼仪,与其奢侈浪费,不如朴素节俭;对于丧事,与其礼仪周到,不如真心哀戚。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是供玉献帛吗?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是鸣钟击鼓吗?”

  但有的时候,礼的形式又是很重要的,必须坚持。譬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端木赐)想要免去每月初一祭告祖庙用的一只羊,因为每次祭告都要杀一只羊,子贡觉得有点可惜。孔子说:端木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珍惜那种礼呀。

  因此,要重视礼的实质,而不仅仅是礼的表象。有些形式可以省略,有些形式则是必须的。但最好是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相得益彰,即便在今天,这样做的人和事不也是最让人尊敬的么?

【孔子说礼作文】相关文章:

说礼初中作文450字04-24

孔子我想对你说的初中作文04-21

关于孔子的作文:走进孔子范文11-12

关于孔子的作文08-11

关于孔子的精选作文04-27

孔子的故事作文06-01

礼变质了作文04-22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03-10

精选孔子作文5篇03-31

写给孔子的信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