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故事

时间:2022-05-10 10:41:45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农村创业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农村也开始进行改革和发展,农村创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的号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农村创业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故事篇1:王用水农村土鸡创业的故事

  王用水,出生在福安市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他并不满足于在农村一辈子过贫苦日子,更向往城市的“美好”的生活。于是乎在1999年,王用水来到福安城关一家电机厂打工,希望以此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008年,他在福安农贸市场亲眼看到刚上市的一批土鸡土鸭在很短时间里就被抢购一空。王用水有了主意——何不利用村里那些荒废的'田地养土鸡呢?

  因为有前车之鉴,王用水不敢贸然行动。他走访了福安市区各大农贸市场,了解到土鸡蛋也有分不同的品质,一般的土鸡蛋一斤可以卖15元,而质量好的最高可卖到每斤20元。王用水又走访了一些市民,90%的人表示会长期购买土鸡蛋,75%的人愿意接受每斤20元的高质量正宗土鸡蛋。

  为了学习现代养殖业,王用水参加了福安市农业局组织一些关于养殖技术的培训班。学成之后,他立即开始租田地、建厂房、买材料、订鸡苗、购设备等。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土鸡养殖场就办起来了。

  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出现鸡苗的非常规损耗,后来在兽医的帮助下得到控制。这次疫情使他再一次意识到农村养殖只靠勇气和干劲是不够的,必须熟练掌握养鸡的相关科学技术才行。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养殖知识、企业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并大胆付诸实施。鸡场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养殖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步入正轨。

  家乡很多农户看到养鸡卖土鸡蛋能挣钱,纷纷加入养鸡行列。2009年底,他组织6户农民成立了“福安市青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并出任法定代表人。由于合作社的土鸡是在生态林里放养,吃的是谷物、豆渣、酒糟等饲料。凭借客户的口碑宣传,王用水的专业合作社渐入佳境,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随着养鸡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出的鸡粪数量随之增加。为了不污染环境,影响村民生活,王用水请来了农技部门的专家,在他们支持指导下,将鸡粪发酵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紫心番薯和土豆的种植,也为合作社增添了一条创收渠道。

  目前,王用水养殖队伍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成员从原来的7户增加到了36户。使家乡农户平均年收人增长6600多元,还带动了周边其他村庄农户49户,并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农村创业故事篇2:游子返乡打造生态美食店

  “节奏很慢,特别安逸,是我在成都的那种生活状态。”曹陈江感慨颇深地说道,“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就会缺乏斗志。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已过而立之年,但不甘如此平淡生活的曹陈江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成都。他回到了老家的农村,从养殖黄粉虫开始,到养土鸡,卖土鸡蛋,卖土鸡等,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慢慢打造出一家集生产到销售的生态美食体验店。他骄傲地说,让城里人享受到“农村福利”是自己一直努力的事业。

  告别成都慢生活,回乡创业从当农民开始

  2001年曹陈江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期间做过快递客服,机电销售,后来做建材生意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数百万元,也因此定居成都。在孩子出生后,一方面不想过成都的慢节奏生活,另一方面希望孩子接受福建本土的文化和成长环境,曹陈江决定把生意转手后回到老家,从零开始。

  回家后该做点什么呢?曹陈江一时毫无头绪,直到一次和农大教授的对话打开了他的思路,教授建议曹陈江可以从事农业,尝试“黄粉虫项目”,其衍生产品包括鸡蛋,土鸡养殖等十分广泛。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曹陈江眼前一亮,这不正是适合自己的事业吗?“打造原生态美食,让城里人享受到农村福利”这个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在对黄粉虫的养殖难度及市场前景充分调查后,曹陈江回到老家宁化县开始他的创业之路。虽然黄粉虫的衍生产品繁多,但刚起步的曹陈江决定以鸡蛋为主,求精而不求多。当时正值入冬气温骤降,黄粉虫孵化率急速降低,而这就意味着母鸡将失去食物来源。一筹莫展的曹陈江在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China)的帮助下请来了多位专家,原来黄粉虫孵化率低是因为天气寒冷,其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度以上。找到了病根后,曹陈江对症下药,通过调剂室内温度解决了这一难题。

  塑造品牌鸡蛋,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

  到了来年春天,虫也足够了,母鸡也长大了,那么鸡蛋自然就源源不断了。收获鸡蛋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致命的打击让曹陈江喘不过气来。农场日均可以出产1000多个鸡蛋,那销路怎么办?其实曹陈江并不是没有想过销路问题,他也曾通过在社区推销,放到奶粉店销售等方式打开市场。但是一方面销量有限,另一方面销量时多时少极不稳定。如今这种不完善的销售体系完全支撑不起农场的供应量。

  他陷入了反思,由于黄粉虫鸡蛋的成本高市场定价一颗鸡蛋约要3元,这样的高定价若是没有品牌,又怎么能让消费者接受呢?痛定思痛,曹陈江开始规划一条品牌鸡蛋的道路,满易鸡蛋就这样诞生了。而仅仅有品牌还不够,如何打造品牌知名度?如何打开销路?如何得到消费者认可呢?一个又一个难题接踵而至。

  在那段灰暗的时光里,曹陈江消瘦了许多。没找到新销路前,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这些鸡蛋免费送给福利院、残联等机构,这直接造成了十几万元的经济损失。真正的转机是在一个叫李青的人出现后,李青是新华都的`财务总监。他们的关联要从YBC说起,曹陈江的项目成为YBC的扶持项目后,YBC给他配备了“一对一”的专业导师,而这个导师就是李青。正是在李青的帮助下,满易鸡蛋进入了新华都等几家大型超市的卖场,最好的时候月销量可以达到20多万元。此外,为了更好的塑造品牌的概念,曹陈江还开起了“满易精品行”,通过店面里的展示等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黄粉虫鸡蛋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

  从为酒店供应土鸡到打造一站式生态美食体验店

  一次社交活动改变了曹陈江。在活动上他认识了一位从事酒店行业的朋友小A,小A在得知曹陈江的创业项目后,感慨万分地说,现在原生态的食品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了。而这也正是他们酒店所需要的,他希望曹陈江可以成为他们的供应商,为他们提供土鸡等原生态食品。曹陈江盘算了一番,觉得有能力供货且有利可图就答应了。

  回到宁化后他开始投资新建鸡舍,购买土鸡苗。一只土鸡的生长周期大概是8-10个月,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后,为酒店输送土鸡才不到两个月,因国家政策的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接到酒店方面的订单急剧减少,而由于前期为养殖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曹陈江若是停止养殖业就要承受巨大的亏损。

  此时的“满易鸡蛋”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曹陈江灵机一动,与其依赖酒店订单,不如在自己经营的“满易精品行”出售土鸡。为了丰富品类,曹陈江还推出了宁化土特产等专柜。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消费者对“满易鸡蛋”的认同并不能直接转换成对土鸡的认同。且小小的店面又支撑不起数量庞大的土鸡销售。“怎样可以吸引消费者”的难题摆在了曹陈江的面前。他不禁想,既然土鸡等土特产是种食品,而食品需要品尝,那为何不开一家专营土菜的餐厅,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吃到美味,这样一来自然就解决了销路。

  遭到“H7N9禽流感”“洗劫”,镇定自若

  可能是命运有时候爱开玩笑,在历经市场调研,选址,装修后,正要开业的“满易食府”遭到了“H7N9禽流感”的“洗劫”。曹陈江颇为无奈地说,那段日子简直是不堪回首。不过在经历了前几次的种种困难坎坷,这一次,曹陈江并没有乱了阵脚,他冷静了下来,受H7N9的影响,土鸡虽然暂时不能吃,但是还可以吃农家土猪肉,可以吃山上的兔子,还有数不尽的农家菜。曹陈江一方面自建养殖基地,另一方面也通过和别的创业者合作,由他们提供一些土特产来丰富“满易食府”的食品品类。“满易食府”是曹陈江打造的生态产业链的终点,更是生态农场事业的起点。

  农村创业故事篇3:农村穷小伙2元创出2个亿

  低调、勤奋、精干、不善言谈……刘玉栋身上充满了上世纪70年代创业人的气质和精神。初中毕业的他,当年闯济南时身上只有2块钱,但是现如今他旗下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个亿。

  刘玉栋的家,和其他山东农村家庭一样:贫穷、落后、兄弟姐妹众多。和很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能力强。1987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就到山东济南“打天下”。

  那时候他也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非常困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修理自行车,做学徒。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总能混口饭吃。”

  刘玉栋做了两年多的学徒,竟然挣了2万元,“当时除了白天在店里修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不小。”这个“成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儿有2万元,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少见的。”

  赚了点钱,是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呢?当时,他感到困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每个月花300元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车。

  细心的刘玉栋发现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是喜欢吸烟和喝酒,于是他专门从别处批发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辅助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太高,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便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钱,来到当年旺销的山东兰陵白酒厂。厂长毫无余地地拒绝了他。刘玉栋并没有气馁,“他不卖酒给我,我就不走,”刘玉栋回忆说在厂长的点拨下,他跑遍了整个济南,包括商河、济阳等地方收酒瓶。厂长没有失信,最终还是把酒卖给了他。“想做的事,就要不惜代价去做,应该把困难当作机遇,当作锻炼的机会。”现在,刘玉栋还庆幸自己的坚持,“这与我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1992年,在得知美国两家洋行开始从事可口可乐、德芙等产品中国代理贸易后,21岁的刘玉栋跑到北京与这两家洋行谈判,要求在济南代理经销“洋牌子”。精明加上努力,使刘玉栋如愿以偿。

  后来,他又陆续代理了费县老白干、景芝白干、泰山特曲等山东的白酒。到了1994年,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刘玉栋完成了原始积累。

  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2002年10月,刘玉栋联手泸州老窖,开发了二十多个新产品,并取得其全国独家代理权。他至今已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50多个着名品牌、2000多个单品的济南代理商。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满足,“我们还要做外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让中国老百姓与洋酒来个真正的亲密接触。”

  目前,刘玉栋代理的产品不仅在酒水,还涉及副食调料、熟肉制品、保健食品、日用百货等领域。“我们除了做流通环节,现在还进入了生产环节,并打造了自己的食品品牌‘达达’牌,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环节,具有品牌价值。”数据显示,刘玉栋仅在济南地区的销售就达到1.5亿元,全国销售超过2亿元。

【农村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农村个人创业故事11-13

关于农村创业的故事11-13

农村创业的真实故事11-13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11-13

农村创业成功故事11-13

农村创业励志故事11-13

农村创业养殖成功故事11-13

农村创业失败的真实故事11-13

小本农村创业养殖故事11-18

农村小伙成功创业的故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