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时间:2022-05-08 12:51:00 考研经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第一部分、入门

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武大

  很多11年的学弟学妹问我关于武大的基本情况,在这里大体罗列一下:

  1、排名。武大新闻传播常年位居全国第四,在其之前的应该是人大、复旦与中传。

  2、分数线。09、10两年分数线相差15分,很多同学认为是大小年,其实不然。武大今年阅卷尺度比较紧,所以分数线下降。09年58 355,10年56 340。由于生源较为充足,今年为1:1.3进行差额复试。进入复试200多人,录取160(不包括推免)

  3、学制与奖学金。武大新闻传播实行2--3年弹性学制,一般两年毕业。学费一万一,一等奖学金学费全免,二等免一半。第二年根据头一年学习成绩重新评定。

  4、流程。正常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网上报名,要选择自己所报的细分方向,11月份现场确认,1月考试。科目四门,分别是政治、英语、专业一(综合知识)、专业二(传播/新闻理论)。10年2月25日出成绩,3月15日出分数线,3月25日--29日复试,4月日出录取名单。

  5、试题。武大近几年题目越来越活,题量适中,题型有辨析、简答、论述。关注当年热点,需要大家积极拓展,关心时事(如10年考了微博)。

  6、录取。初试过线后,复试成绩对能否成功录取关系重大,10年新传院提高了面试成绩的比重,说明学校更加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二本院校与跨专业的考生占相当比例。总成绩=初试成绩÷5╳ 0.6+专业课╳ 0.15+外语口语╳ 0.05+面试╳ 0.20。

  准备

  一、基本资料

  1、参考书目。武大近几年已不指定参考书目,不过还是沿用之前的,初试书目有:

  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徐绍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出版社;

  《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

  需要注意的是书目都以最新版为准,李彬那本书几乎从未涉及,跨专业同学可以当做入门导读看一下。购书途径有很多的,当当、卓越、淘宝都可以买到。也可以去书店购买。

  2、真题。

  历年真题有多处重复,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应重视真题。真题要反复钻研,从中可以得出命题规律、重点以及答题思路、技巧。一句话,真题是大家通往武大的钥匙。

  传播学概论。教程跟单向度平分秋色,考的题目比较灵活,需要在扎实的基础上活学活用。单向度在10年第一次出现了理论背景方面的试题(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大家应在掌握好主要理论观点的同时,适当扩展了解课本上背景方面的内容。

  综合知识。语文近几年语文几乎没有超出课本篇目的,所以把课后提示好好掌握就很好了。在背诵时要注意寻找规律,事半功倍。法律跟政经考的越来越活,课本看下重要的概念、黑体字之类的,更多结合政治的复习,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3、笔记,经验故事《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

  我在整理单向度笔记的时候遇到困难,于是购买了09年一位学姐的全套笔记。她的笔记全面,清晰,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学习效率。我在一遍遍熟悉课本的同时,结合整理出了自己的笔记,最后又根据章节整理出框架,可以说经历了厚书变薄,薄书变厚的学习消化过程。最后对于课本每个章节有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有几个答题要点都熟记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二、拓展资料

  根据个人情况看些老师的论文。期刊报纸可以看下《南方周末》、《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和《现代传播》。《东南传播》上经常会有武大老师的论文。平时多浏览下网站,如人民网,凤凰网,传媒学术网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抓住时代热点,毕竟武大近几年试题与时事联系密切。综合知识方面,大学语文要买最新版的(09年出了第三版),外国文学部分历年真题中并无涉及。之前有本大学语文导读,貌似停版了,可看可不看,大家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语文最好买文学史看下,重点看书里对课本中篇目的评价,最后整理到自己的笔记中,作为对课后提示的补充。

  第二部分、进度

  一、总体进度

  1、基础(3-6月)

  专业课浏览课本,初步理解课本内容,整理笔记,作为最详实,最全面的笔记。

  大学语文浏览课文与文学史。

  2、提高(7-10月)

  暑假的黄金时间没有课业负担,应打牢基础,为开学做准备。

  大学语文整理出笔记,十月下旬整理法律、政经笔记。

  专业课可以根据笔记开始记忆。

  研究真题,试着根据掌握内容答题。

  3、冲刺(11-12月)

  进入全面记忆阶段,各科每天分配一定量。反复记忆。

  反复做真题,可以只写答题要点,不断完善答案。

  专业课、大学语文总结出笔记,就是比较简洁的要点笔记,便于记忆跟答题。

  4、回归、模拟(考试前二至三周)

  以真题为参照,全面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之前没有复习到的,可以以理解为主。

  各科按照考试时间模拟一到两次,对考场进度有相当把握。可以拿真题模拟,主要是训练对时间的分配控制。

  注重心态的调整,考研到最后大家比的是心态。

  二、专业一(综合知识)

  1、基础(3-6月)

  大学语文熟悉课文,浏览课后提示。可以买来(或者去图书馆借)文学史的书作为拓展。我当时买了二手的古代文学史跟现代文学三十年。对于文学史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就好,重点划出书中对课本篇目的评价,特别是课后提示中没有的。

  课后提示的段落划分对于分角度把握文章有很大作用,如《蒹葭》的提示,第一段写的主题思想即朦胧的意趣,二三四段分三点论述了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个阶段的语文是轻松而愉快的,可以当做消遣。外国文学部分在历年真题中都没有涉及的,应专注于中国部分。

  2、提高(7-10月)

  利用暑假,综合课本与文学史,整理出语文的笔记,注重笔记的全面、详尽,课后提示中的背景也要整理出来,这其实就是背诵的最初版本。

  可以根据真题的出题角度总结,比如我每一篇都是分内容、思想、艺术特色三方面整理的,个别篇目还包括背景,另外答题中可以用到的课文原句也总结出来,便于日后脱离课本记忆。

  开学后可以有计划的开始背诵,如一天背诵3到4篇,一个周期过后,再开始新一轮。

  十月底可以开始有计划的总结法律与政经,如一天总结2到3章,由于两科内容很少,总结起来还是比较省力的。

  3、冲刺(11-12月)

  大学语文继续背诵,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总结出笔记。在第一阶段的背诵后会发现,纵向比较,每篇都有较为相似的要点,可予以归纳。如我当时就是把每个要点总结几个词,如语言:质朴、平易晓畅;风格:明快洒脱、淳厚、沉雄等等。这样总结后,不仅背诵的内容大大减少,而且知识体系浑然一体,最后还总结出了答题模板。

  法律、政经背诵起来较为容易,可以抓要点,如我当时是每句话抓最关键词,分层次记忆,省时省力,印象深刻。

  真题反复浏览,综合的真题重复率不高,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大学语文每一篇都可能考到,而法律政经越来越与时事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少,题目难度不大,应结合政治的复习,属于典型的一石二鸟。

  练习作文,如09考感受2008,10考感受建国60年。近几年题目越来越泛,时效性强,便于大家自由发挥。应适当从专业角度谈下对某个问题、现象的观点。

  4、回归、模拟(考试前二至三周)

  综合这部分我认为关键还是心中的总体框架,最后可以不回归课本,因为第一份笔记足够详尽了。而语文总结出答题模板,以不变应万变,任何一篇读过的文章都可以应对,即使不是课本上的。

  模拟还是很重要的,综合部分题量稍大,答题点繁多,对于题目应根据分值安排答题量。特别是要留出适当时间写作文。

  三、专业二(传播学概论)

  1、基础(3-6月)

  教程跟单向度反复浏览,总结出笔记,也就是最为详尽的笔记,争取不落下任何一个知识点。

  特别是单向度,由于课本本身比较难懂,应先通读二至三遍,这样书的框架就非常清晰了。05年加入考试范围以来,单向度一般仅涉及主要理论观点,而对于理论纵向的延伸考察较少。10年头一次对理论背景进行了考察(葛兰西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可以说出乎绝大多数考生的意外,导致大家专业二成绩普遍偏低,我也只是在最后回归时扫过一眼,考试时只能按自己理解写一写,希望11年的同学们能够重视起来。

  郭庆光那本书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看出第七章以后较为重要,而第十二章也就是介绍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宏观效果研究的问题更是一考再考,大家分析真题后就会发现这本书重点突出,但每年也会涉及一道前几章的题目。

  2、提高(7-10月)

  进行第一轮记忆。把自己的笔记尽量完整的反复记忆二至三遍,对两本书的基础内容心中有数。根据真题着重记忆重要知识点。

  这段时间可以反复研究真题,不是纠结于答案,因为这个阶段不可能有比较完备的答题思路。而是分析命题趋势、思路,便于对课本的把握。如我当时列出了章节与真题的对应表,每章在哪一年考过哪个知识点,分值多少都可以在表上直观显示出来。(空闲时还可以算出每章历年所占分值)这样哪一章重要一目了然。

  注意搜集老师论文

  3、冲刺(11-12月)

  根据真题与笔记,整理出各章节框架,即每一章包括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包括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几个角度等,这样,两本书就变成了几页薄薄的纸印在脑海中。应当做到如果有充分的时间,能够把一本书完整复述出来。这就是一个由厚变薄,又由薄变厚的过程。

  这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不应再局限于章节,而是个知识点融汇贯通。可以在平日拿真题训练自己的答题思路。近几年题目越来越活,一个题可能会涉及几个章节的内容,可以每天一套真题进行演练,只写出思路要点即可,并结合笔

【武大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相关文章:

考研备考经验分享11-13

成功考研的经验分享05-11

成功考研经验分享05-11

考研复试经验分享11-14

学长经验分享考研调剂02-04

牛人考研数学经验分享11-13

考研正能量的经验分享05-11

考研备考期的经验分享05-11

考研英语经验分享11篇12-28

学姐考研英语经验大分享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