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

时间:2022-05-09 16:56:17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气象知识精选

  气象,其实是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那么有哪些气象知识值得我们去了解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气象知识精选,供大家参阅!

气象知识精选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大约每四年都会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如果这个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我们会把他称为厄尔尼诺情况;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自2014年就开始的,所以说也算是比较严重的了,所以今年还是希望让大家提起注意了。

  WMO组织负责人称“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肆虐,这一气候事件也是15多年来最强的一次。人类行为导致的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给我们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厄尔尼诺的影响:

  由于厄尔尼诺引起的气候异常情况,非洲地区因为受到高温的影响,缺水少粮的情况频繁发生了,造成大范围的受灾

  而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也表示,2015年10月,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升温幅度)累计达到18.4摄氏度,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这也意味着自从1998年以来,我国又迎来了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冷空气形成与影响

  冷空气的形成: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 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其实,遥远的北冰洋、严寒的西伯利亚是冷空气的发源地。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因为这些地区的纬度高,冬季黑夜漫长,白昼很短,日照时间非常少。在极地,甚至会出现极夜,太阳从不露脸蛋。因此,大地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十分微弱;而夜间,地面却向太空辐射损失许多热量,近地层大气随着地面不断冷却,气温越来越低,冷空气堆积在一起将变得越来越多。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堆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自北向南推进,影响蒙古国、我国的北方、我国东部或我国大部地区。

  冷空气的影响:

  人体方面

  首先,强冷空气能使空气中湿度显著降低,鼻咽粘膜因此而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的皱裂,感冒病毒便可乘虚而入。与此同时,由于气温的下降,鼻咽部的局部温度可降至32℃左右,这样的温度正适合粘膜裂口内的病毒生长繁殖。再加上呼吸道受强冷空气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使粘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应减少,这就更为感冒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二是强冷空气袭击前后的'2-3天内,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骤然下降,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难以适应,如果不及时添衣服保暖,就特别容易受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给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冒病毒入侵造成可乘之机。

  另外,由于气温下降,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活动减少,气管排泄异物的功能减退,呼吸道上的细菌容易向下蔓延,使慢性气管炎病多发或加重;肺炎虽是由病菌引起的传染病,但它的发生、恶化也与冷空气活动有关。

  强冷空气通过当地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会增加。婴幼儿由于肺功能不强或不健全,当天气突变时,务必防御感染肺炎的危险;结核病患者也易在冷空气通过之前15-20小时,到冷空气过后7小时之间病情加重。

  农业方面

  冷空气来袭,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减轻大风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各地需做好温室大棚的防风加固工作;华北、黄淮、江淮等地要防范低温霜冻、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危害;新疆等地要抓紧时间抢收棉花,内蒙古等牧区要做好牲畜的防风防寒工作。

  大棚设施、 牧区放牧或转场、交通运输等要做好防风或防雨(雪)工作,已成熟还未收获的农作物、水果等应抢晴或严霜前及时收获(采摘),防范露地和 大棚蔬菜、瓜果等遭受低温、霜雪危害。东北等地区应充分利用农田封冻前的有利时机,抓紧深松整地,为2013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冬麦区已播种、出苗(局部已分蘖)的冬小麦应根据雨情、墒情、苗情等,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草害,以培育壮苗。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等地的局部地区还未播种冬小麦的地块应抓紧腾茬、整地,施足底肥,抢墒或造墒及时播种,以确保冬前壮苗。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个民间谚语,说的就是在这样一种天气情况下,大家是否应该出门的一种情况说明,很多人应该是听说说这个谚语,但是仍然是不太理解这个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小编在这里,让大家都能了解一些。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形容的又是什么样的天气呢,小编在这里就介绍给大家听听,希望大家可以对此有所了解。

  晚霞不出门

  这句诗的整句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在这里,给大家分解一下这个谚语,一般来说,在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出现了红色的云团,我们把其称为早霞。这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因此可能会出现刮风下雨一类的坏天气,所以说,白天的时候如果看到了红色的霞光,那么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出门的好。

  而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所以说晚上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红色的云霞,那么就证明第二天的天气一般不错,适合出行,这就是为什么是叫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看过“气象知识精选”的人还看了:
1.生活小常识夏天

【气象知识】相关文章:

气象知识大全05-09

气象知识科普05-09

实用的气象知识05-09

气象知识的文章05-09

气象知识题库05-11

有关雪的气象知识05-09

雪有关的气象知识05-09

诗歌中的气象知识05-09

生活中的气象知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