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叹气生活随笔

时间:2018-07-05 15:52:42 随笔 我要投稿

猫叹气生活随笔

  猫叹气

猫叹气生活随笔

  前不久,拜读了“合肥姐妹”王维红的《提着竹篮上菜场》一文,勾起了我童年的缕缕回忆。我首先想到了“猫叹气”。

  “猫叹气”就是一种大肚、小口、带盖的竹篮子,究竟什么年代开始出现的,早已无法考证。这竹篮子为什么取名为“猫叹气”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刚刚开始记事,那时候这种篮子很常见,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那是个贫穷的年代,农村还在吃大锅饭,大家都很贫穷。

  那时候,农民没有土地可以种菜,没有钱去买菜,农村买菜也不方便,也没有条件保存,家里来了客人凑不上几个菜。大多数农户将花生、黄豆等留着,这些农产品易于保存,可以随时拿出来做菜招待客人。最金贵的要数冬季各家腌制的咸鸭、咸肉、咸鱼等咸菜了,这些咸菜晒干保存一个冬季都不会变质,取出来做菜也很方便,在饭锅上蒸着吃,绝对是当地人百吃不厌的美味;无论咸鸭还是咸肉,如果与花生米或黄豆同煮,则是上好的下酒菜。不过农户平时舍不得吃,要留作招待客人,或者到过年时吃。

  当时,合肥地区农村多数还是土坯墙草房子,老鼠特别多,因而大多数人家都养猫,这咸鱼、咸肉让馋猫垂涎欲滴,时时刻刻打着它们的主意。

  晾晒这些咸鱼、咸肉的过程中,防猫偷吃相对容易,选几个大晴天,将需要晒的咸菜高高挂在猫够不着的地方,晒干就行了。可储存在室内时间漫长,那时农村的房屋多数低矮,又在猫的主要活动范围内,即使挂在房梁上,善于攀爬跳跃的馋猫也能够上去偷吃。

  既要养猫捕鼠,更要保护自家的金贵的'咸菜,这很矛盾。咸鸭、咸鱼和咸肉都是整个保存,单个体积都较大,一般的竹篮盛不下,于是人们将鱼篓和陶瓮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用竹篾编织成这种大肚瓮子形状的竹篮子,一样编上与竹篮相同的竹襻子,再加上盖子,将咸鱼、咸肉等装进去盖好,高高地挂在房梁上。后来逐步改进,先是将盖子一边用两道竹篾环固定在篮口上,另一边用竹签别住,再刁钻的馋猫,也无法打开。馋猫好不容易等到美味进入屋内,看得见闻得着,日夜觊觎,却又吃不着。那时,我们常看到一只只馋猫,蹲坐在地上不舍而又无奈地仰望装着鱼肉的竹篮,急得直转圈,欲罢不能又无可奈何,只有叹气的份。“猫叹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一场景,精妙传神。想必这就是“猫叹气”名字的由来。

  将鱼肉装进“猫叹气”挂到房梁上,馋猫是望而兴叹了,可房梁正是老鼠的活动范围,老鼠夜间到处寻觅食物,啮物磨齿,一定会把这宝库当成重点攻克的对象。老鼠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房梁上通过吊绳再到达蓝襻,来到这个宝库的外面。“猫叹气”是实用性物件,编制时并不需要太讲究工艺,外壁没那么光滑,老鼠只要登上“猫叹气”,可以在它的任何位置自由行走。老鼠会选中一个地方咬出洞来,钻进去大快朵颐,把那些咸菜咬得不成样子。这还不算,老鼠还会在趴在房梁上咬吊绳磨牙,甚至将吊绳咬断,导致“猫叹气”掉落到地上。

  防鼠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不能让老鼠登上“猫叹气”,二是防止老鼠咬断吊绳。于是人们用铁丝代替麻绳做吊绳,铁丝再套上敲掉瓶底的光滑玻璃瓶。此后,夜里常有老鼠好不容易从房梁下到铁丝上,再往下就是那光滑的玻璃瓶,老鼠刚踩上玻璃瓶,猝不及防,就从瓶子上滑下来,重重摔到地上,疼得吱吱叫,房梁不高没摔死的老鼠,只能痛苦而又无奈地忍着痛,愤懑而又不甘地仓皇逃走。

  如今,“猫叹气”虽然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我认为他最能反映当时物质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凝聚着前人的生活智慧。

【猫叹气生活随笔】相关文章:

1.流浪猫生活随笔

2.猫先生随笔

3.鬼猫杂文随笔

4.旧巷猫随笔

5.关于猫的随笔

6.人生随笔生活随笔

7.生活随笔

8.生活随笔生活感悟